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由學佛數則事例來探討「因果」 /朱穗生

由學佛數則事例來探討「因果」

/朱穗生


事例一

  許多年前,一位朋友告訴我說,有一次她二妹出了車禍,被撞斷了腿,住在醫院裡,她學佛的小妹到醫院去探望這位二姐。小妹見到二姐的第一句話就說:「二姐,妳知道妳為什麽會發生這車禍嗎?」,二姐回答說自己不小心或運氣不好之類的話。小妹接著說:「不是的,這是因果報應。」氣得她二姐說:「如果將來我要信教的話,我什麽教都會去信,就是不會信妳(其小妹)的佛教」。
      
      末學聽了這段事實,當時只覺得這位女孩可能是剛剛學佛,講話不夠圓融。依正統佛教的說法而言,固然萬有世界的一切,都在因果之中,但在這個場合與時間,說出如此之言,卻是極為不智亦不妥。

事例二

      後來又聽到另一位學佛的朋友講了一段往事,她師父是佛教界的一位頗具盛名的過往高僧。有一對夫妻也是這位大師的弟子,但是夫妻不合而家暴頻頻,先生老是打太太。有一天這位朋友聽這位師父開示時,當師父得知先生打太太的次數變少了,就說:「債快還完了」,不但不譴責家暴的不應該,是惡業的基礎,反而做出如此的開示,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我聽了之後頗為迷惑,「債快還完了」,是表示先生還可以繼續打囉!那位太太還要繼續挨著打,直到所謂的前債還清為止。因為這位高僧曾以神通知名,所以弟子們對其所言,均極其信服。然末學我卻認為,一個學佛者,把因果解讀為宿命,已是不該,而又借因果之名,不講是非,助紂為虐,鼓勵冤冤相報,豈是正信佛教徒所應有的正確心態?冤家宜解不宜結,冤緣是要盡力去化解的,在果報還沒現前之時,是還有機會化解的,即使化解不了,至少也可另起善因,將來自有善果。

事例三

      最近和一位學佛的朋友聊天,談到一位嬰兒被看護他的保姆在他身上插了幾根縫衣服的針,哭鬧不已,後來在醫院照X光片才發現的不幸事情時,這位學佛朋友的第一反應就說:「這是因果」。

      雖然我確信因果,而且三世因果和六道輪迴本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但那天聽在耳裡,就好像那位朋友在說「這是活該」一樣。佛陀教導了我們因果,可是也教導我們是非、善惡與慈悲。學佛豈可如此迂腐?拿著雞毛當令箭,可悲亦可嘆!

解讀因果,高度智慧

      佛陀告訴我們因果律,一方面告之我們宇宙運行之真理定律,另一方面也是告誡我們不要種惡因,以免遭到惡果。一個正信的學佛者,就要時時警惕自己,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常常反省自己做人處事是否如法。如自己遭到不順或不幸之事時,這正顯示自己可能今世或前世有意無意的種了惡因,如今業報現前,自己應反求諸己,洗心滌慮,發心懺悔,多修善法。

      但當看到別人遭到不幸之事時,應給對方同情與幫助,不要講些話反而讓受難者產生反感,甚或可能,斷了其佛法之慧命,則罪過大矣。如對方接受了你的幫助,進而接受了佛法的信仰,他自然會由佛經或道藏中去了解因果。除非你和對方有特別之交情,或他對你特別信任,這時和他談因果或能應機吧!這也是學佛者智慧與方便之所在,吾等不得不慎。

三世之因果,關係極複雜

      末學覺得吾人生命中的因果,是非常複雜的組合。我們現下的心行、過去阿賴業識的種子、加上時、空的種種因緣、以及與他人業力的交叉組合,才可能造成現下的一個「果」。而且這個「果」,也許現在看起來並不好,卻或許正是將來一個善「果」之「因」呢。現在看起來認為是好的「果」,是否卻是另一個惡「果」之因?也未可知。況且,判斷因果好壞之標準,凡聖大有區別,凡人看來好的果(財、色、名、利),大善知識看來卻不一定好。凡人看來不好的,說不定卻是未來一個好果的「種子」(因)呢,端看我們如何存心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見到的,而又難於用世間法去理解的,就是夫妻和子女的因緣因果關係,有些曲折難解的恩怨情仇,也只有用佛家的因緣果報來講才能解釋得通。佛門有這麼一句話,「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怨怨相報。兒女是債,有還債,有討債,無債不來。」前世的因緣果報,加上這世對他們的感情,讓因果關係格外複雜。 老師也曾經講述過一副城隍廟的對子:「夫婦本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兒女原是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有了善緣、惡緣的因,才有夫妻的果。有了欠債、還債的因,才有父母兒女的果。

修行過程,更顯「因果」

  學佛修道之過程中,因果的道理,更見顯見,小乘講的戒、定、慧互為因果,原則上,由守「戒」而入「定」,由「定」或而得「慧」,然而反過來看,沒有「定」就無法真正的守「戒」,沒有「定」也就沒有真正的「慧」。由大乘六度萬行的角度來看,亦復如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是因,「禪定」可謂是其果。而「禪定」又是「般若」的因,「般若」是「禪定」的果。反過來看,沒有「禪定」也無法真正有效地做到「布施、持戒、忍辱、和精進」,沒有「禪定」也無以保持與「般若」持續的相應。其互為因果的關聯,不是我們輕易能計算出來的。

      從道藏中,亦有修道因果的描述。白玉蟾真人曾言:「煉形之妙,在乎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丹成,丹成則形固,形固則神全」。「凝神」為初因,是關鍵,「神凝則氣聚,神馳則氣散」是其後一連串的因果。神凝也是呂重陽祖師在百字銘中所言之「養氣忘言守」的守,亦是佛家所言之繫心一緣。有了神凝的因,才能有氣聚的果。白真人又言﹕「心靜則氣正,氣正則氣全,氣全則神和,神和則神凝,神凝則萬寶結矣。」有了心靜的因,才會有神凝的果。在道家來講,神是性,氣是命,而能讓性和命合一,神凝而氣聚的另一個因就是中間這個媒人黃婆,我們的真意。這段文字把煉心、煉氣、煉神和煉形的性命身心修持相互因果關係說得很清楚。

      在佛法的修持上,當我們唸佛號或唸咒時,結手印,身體不動,是幫我們煉精﹔一口氣一口氣的唸誦,是幫我們煉氣﹔意念觀想,止于一處,是在幫我們煉神。處處也都落在因果律內。

不為善果植善因,但求利益諸眾生

  我們稍加留意,就可在我們的本身和周遭看到不少因果的例子。末學覺得我們做人處事不該只是為了「畏因」或「畏果」而做或不做,而是應以作此事是否能利益到其他人為準則。所謂「非因果報方行善,不為功名亦讀書。」但有時也有為果報而種因的,比如唸佛號的修行者以唸佛為因,希望能以往生淨土為其果。

  末學因為感嘆自己這輩子從事的是電腦工作,自感對人類的幫助不大。希望下輩子能跟一位好的中醫老師學習醫道,做一名好中醫,獲得「醫明」後,就能以好的醫術幫助人們減少病苦。然而,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無論是中西明醫對很多的疾病,皆有其束手無奈之處。所以當然更希望自己這世學佛、修道、練太極拳和炁功的因緣,能在來世也能續其前緣,能有更進一步的體驗,以便幫助更多的人們離苦得樂。目前,末學也只有在出世法上,每天唸完準提咒後加唸藥師如來名號和藥師如來灌頂真言,入世法上就多看中醫書籍,以改變自己的習氣、興趣,藉以深植在自己的阿賴耶識中。不為今生為來世,努力一貫走下去。

      恭請賜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afa0e0100uzjz.html



-1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古國治 先生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 古國治 先生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 清淨境界與夲來清淨,乃一念之差,一線之隔,若不悟透,則相差十萬八千里!修行就是回到原來!清清 .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