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南老師説:生命的本心本体在哪里?

生命的本心本体在哪里?

節錄自《如何修證佛法》:

    《楞严经》开始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佛与阿难的对话,问在哪里?往返讨论了七点,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然后佛告诉阿难,心在哪里。
    《楞严经》卷一: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他说我们为什么自己不能明心见性?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生命中有一个东西在作用,就是攀缘心,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因为我们的思想不能停止,就是睡觉时、睡梦中,还是在思想,这个叫攀缘心。一般人错把这个攀缘心认为是,等于西洋哲学家笛卡儿所说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只是普通人的思想观念,但却错了,不是本。要怎么样才对呢?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佛说的这个心是现象,是本体所起的作用。生命的本心、本能叫菩提,又叫本体,它所发出的现象是分段的,像电波一样的跳动的。你不要去抓住这种现象,要回转来认识那个本体。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识精元明包括了唯识的识,精是真精神,原来灵明的这一点,就是你那个能够知觉,能够感觉灵灵明明的那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能生诸缘,这个东西在里面一动,我们思想念头一动,心里一感觉,外面就起作用了。
    什么是缘?我讲的话是缘,发出声来你听得到是缘,我这样一句接一句讲,你听的观念跟着走,就是攀缘
    现在大家坐在这里,人多了,身体觉得热,就是里面的识精元明,对外面的热量起感应,心里头就感到很热很闷,这是与热的缘发生感觉,能生诸缘。
    “缘所遗者,如禅宗所讲万缘放下,外缘都丢开了,所剩下的那一个,就是有个丢不掉的东西。比如大家坐在这里,感到两腿、膀子不舒服,这是缘。什么缘?体缘,身体上的反应作用,同没有关系。那个知道身体不舒服,腿不舒服,那个既不在腿,也不在膀子,除掉缘以后所剩下来的,缘所遗者-就是这四个字,本来那个东西,外缘都丢掉了以后,剩下的那个东西。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一切都是那个东西变动出来的,所以众生颠倒,一味的跟着万缘去跑,而在六道中轮回、生死中打滚。这是正面的,还不是它的密法,这里头反面的还没有讲。
    我常提醒大家,当你一上座,两腿一盘,那一刹那是不是非常好?但坐好以后,就不对劲了,为什么?因为坐好以后,就觉得自己在打坐,觉得气也不对,身体也不对,而刚盘上腿的那一刹那,倒有点像万缘放下,什么都不管的味道。等腿盘好了,什么都在想,又想成道,又想威仪端正,又想不要打妄想,妄想来了又要赶掉它,赶掉后,又想……唉!何必赶掉它,赶了以后又是妄想,反正都是坐在那里搞鬼。
    其实只要外缘自然地放下,剩下来的那个没有动过的,就是那个缘所遗者,佛就那么直接的指示给我们,因为把这个搞迷糊了,所以枉入诸趣,就只有在六道中轮转了。
    我们再来讨论八还辨见。
    “是什么?现在我们一般人打坐,坐起来是什么现象呢?就是《楞严经》上所讲的: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佛说一切众生都找不到这个心,为什么?因为色杂妄想,生理反应跟着心理的妄想,起交互作用,然后在里头想相为身。其实我们这个身体之中还有一个躯体,就是自己思想所聚成的自己。比如刚才有一个同学讲,本来不好的身体,在外面跑了一趟就变好了,可见心理作用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心里有一个由妄想形成的躯体,你那思想本身,就是这色身里头的内胎子。那个思想聚合一些外缘,变成你身体里的一个躯体。
    所以聚缘内搖,就是把外缘的思想啦、情绪啦等等,所有的东西聚拢来,当你打坐坐在那里时,就是这四个字,聚缘内摇,像筒子里滚出棉花糖一样,越滚越多,心里头乱得很,犹如开运动会一般。
    “趣外奔逸,念头向外乱跑,然后眼睛闭着,昏扰扰相,昏头昏脑的,轰隆轰隆坐个把钟头,叫做参禅,把这个样子以为心性。岂不知这不是真心,犯这样大的错误,还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所以认识不清楚,还以为自己在修道,还以为心在这个身体上。如果心在身体上,那么你死了时,心不是就找不出来了吗?
    佛把这些话讲的明明白白的。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他说,阿难,你们就不晓得,打坐时开眼、闭眼都没有关系,不要守着身体。你们就不知道,以身体为中心,扩大至整个虚空,整个太空都在你的里头。那么这个躯体又是什么呢?想相为身而已啊!这就是见地。
    现在在座有许多老修行,功夫做得不错了,你们在打坐时,有没有守着身体在转呢?若没有,是不是见地已达到了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的境界呢?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佛说我们众生那个本体,如大海一般,不知比太平洋大多少,你的身体在那里不过是一小点,我们反而把那个大的抛弃了,只守着那一小点,认为这个身体就是我们的生命。大家都抓住这一小点在搞,聚缘内摇,如摇棉花糖一般,越摇越大。禅宗祖师云门说: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事实上,这个外洎虚空山河大地的妙明真心就在你身上,只是被色身及其他业力-争杂妄想盖住了,要把它找出来。现在讲了《楞严经》,是不是都懂了?你都体会了没有?外如虚空,是不是参究了?证到了?要作功夫证到才行。
    一边抄笔记,一边听我讲,注意!如何修持到六根并用,一心清净,这才是学禅。美国及日本的禅宗,专门参究那些公案及话头,野鸭子飞过来,飞过去,那个与禅有啥相干?那只是教育法上偶然的一点机趣而已。又如惠明问六祖:师父,五祖告诉你些什么秘密呢?六祖说:哪里有什么秘密!密,不在我这里,在你那里。这句话就是个大秘密。
    《楞严经》里,佛讲这内外七处都不是心,佛说以你自己为本心,向外面扩展,扩大到整个虚空,都是你心里头的东西。换句话说,内外七处也都是心,懂了吧?这是如来的密因,你们大家都没参出来。但内外七处都是什么心?是心的用,不是心的本体。起用的时候,是他身体的色身、报应身的作用;归体的时候,就是法身的清净。
    云门说: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拈灯笼向佛殿里,将山门来灯笼上,作么生?将外面的灯笼拿到大殿里做得到,把山门拿来放在灯笼上,做不做得到?这是禅师的说法,他在那里乱说,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的,像演电视一样,结果看一看在座,大家没一个懂,只好自己再说了,逐物意移,又说云起雷兴
    中国的文化,讲出来就是文章,所以出家人要注意,把文学底子搞好。云门的意思是---唉!可惜,我讲一句,你们的心便向外面跑了。这就是《楞严经》里趣外奔逸的意思。云门祖师说了上面那些话以后,看看大家,没有人懂,于是说:云起雷兴。他看学生们答不出来,所以只好代他们答了。
    再引用雪窦禅师的话:我有一宝,就在里头,抓不出来,分不开。他作了一首诗:

        看看看,古岸何人把钓竿。
      
        云冉冉,水漫漫,明月芦花君自看。
    看!不是向外看,是向内看自己。有人站在古岸头上,想度你上岸,你不上钩,没办法。禅的境界是,当你万缘放下,把身心都丢开以后的那个东西。明月下面看芦花,芦花是白的,月亮也是白的,白对白的,还有什么?一片都是白,空空洞洞,要你去找。
    又如临济禅师上堂说法: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这就是说,你们找不到这个无位真人的人,还不懂的人,拿出来看看。这个时候有个出家人站出来说:如何是无位真人?临济禅师听他一说,下座抓住他说:道!道!也就是说:你说!你说!其僧拟议---那出家人想说时,临济禅师放手叹道:无位真人是什么干矢橛。说完了就走回方丈室去了。这就叫上堂法语。看禅宗公案,要像看电视剧一样,把整个身心投入了去看,不能死读。
    至于八还辨见,还是讲见地,到后面才讲到修证功夫的路子,佛把最高的秘密都讲出来了。所以,我们天天带着楞严经,没把它看懂,修行不上路,很可惜的,也辜负了佛恩。
    现在举一个八还辨见的例子,《楞严经》卷二:
    “我今示汝不生灭性。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有一天,波斯匿王出来问佛说:这样很容易,但关于心的不生灭性,我有疑问。佛说:你几岁看到恒河?国王说:小时候与我母亲经过时看到的。佛问:你那时几岁?”“三岁现在你几岁?”“六十二岁现在你眼睛都花了,你再经过恒河时,你看得见吗?当然看得见,佛说:你的年龄有衰老、生灭、死亡,而你那个能见的性,不跟着年龄在变,没有动过。你睡着时,虽然闭着眼睛,但是眼识还是在看,在看里面,这个见性没有变。有关这一节,我作了一首诗:
        生死无端别恨深 浪花流到去来今。
        白头雾里观河见 犹是童年过后心。
    人,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对人类来说,最可怕了。我们生了、死了,再投胎,分段生死像流水一般,永远随着浪头,一起一灭,没有休止。上面那首诗就引用了波斯匿王的典故,白头雾里观河见,年龄大了,看东西眼花了,但是这个能见的性,还是没有两样,还是童年的那个样子——“犹是童年过后心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眼见还给眼神经,光明还给太阳,一切可还的都还了,剩下一个还不掉的,无处还的,那个不是又是谁啊?
    当然,你可以说:佛不是说无我吗?是的,佛说的无我,是无四大,无假我。自性的我没有抛掉。有一位天目礼禅师悟道时,作了一首诗:
        不汝还兮复是谁?残红落满钓鱼矶。
        日斜风动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
    落花掉在地上,归于本位。好似打坐时,妄想来就来,你知道时它就走掉了,不必去管它,就是这个境界。残红落满钓鱼矶,他把当时自然界的景象,很自然地摆在那里,很现成的。就好比你的心境,自自然然的,慢慢地静下去。太阳下山,风微微地动,就是比喻还有一点轻微的妄念。无人扫,不要去管它,扫不得,你不要管。燕子衔将水际飞,轻微的一点妄念,毫不相干。下面我自己加两句:啧!啧!是无上咒,无等等咒。告诉你,这不是诗,你懂了这一首,你就悟到这一点了。
    现在我们解释了八还辨见,明心见性这一面,我们懂了。那个还不掉的,就是我的见,对不对?可是我要提一个问题,如果释迦牟尼佛来了,我一定要问问他:师父啊!你讲了半天,那个还不掉的就是我,可是要有我这个肉体存在啊!我的肉体死掉时,那个东西会掉到哪里去?我还是找不到。所以假如用功夫,仍然找不到这点来路与去路,你纵然证到心中真空,一三百六十天,也是没有用的,还是不行,这也是个秘密。
    现在你们那些功夫作得好的人会认为好啊!很有进步。老实讲,那是靠你们那个身体这个赤肉团,红彤彤的一块肉,肉坏了的时候,你到哪里去?怎么走?我有一宝,秘在形山,怎么跑出来?又怎么跑进去?怎么把它找出来?所以《楞严经》前面谈见地,后面一路下去,修证的秘密都告诉你了。
        ——節錄自:南懷瑾先生 講述《如何修證佛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證空修有」成就淨土佛國

南老師說:「證空修有」成就淨土佛國 下面就開始講淨土之行。大家看到淨土就很容易聯想到流行的淨土宗,念佛法門。道理是相同,可是原則不同。一切佛法都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