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遲來的醒悟|劉雨虹老師

遲來的醒悟

劉雨虹

      「五十而知四九之非」這句話,是聖人說的,因為他是聖人,所以五十歲就知道四十九以前有錯誤之處了。可嘆的是,我到了九十四歲還不知道自己的錯誤,現在總算驚醒了一點,差一點弄得至死不悟。

    這事起源於對《禪海蠡測》和此書「語譯」稿的校對,一時忙得顛三倒四,因為要把老師各書的說法和用辭,加以統一,以減少矛盾,避免造成讀者們的誤解與困擾。但現在卻忽然發現,這個作法像是向學院派靠攏,違反了老師的作風。

    學院派引經據典當然是對的,但是遇到了禪宗就麻煩了。禪宗當然是根據經典的意義,但說法是因人、因地、因時而異的。一個澈悟的禪宗大師,有時說「即心即佛」,有時說「非心非佛」,誰能把他的話統一合乎經典?

    校對《禪海蠡測》及語譯稿時,老師引用了《楞嚴經》:「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這句話,但把第四句「見不能及」說成了「非見所及」,於是就照經典改了。類似的不同還有幾處,都改了。

    後來改到四禪八定時,老師說的是:

                             空無邊處定
                             色無邊處定
                             識無邊處定
                             非想非非想處定

    很多經典,沒有「色無邊處定」,而有一個「無所有處定」。

    把「色無邊處定」取消,加上了經典文句以後,不知何故,我心中浮起了猶疑和不安。憶起一九七○年禪學班的時候,老師說的是「色無邊處定」,一九七三年講禪學講座時也是如此講,一直到一九七七年老師審閱語譯稿時,仍然是「色無邊處定」,難道老師都是口誤嗎?

    夜夢乍醒,忽然想到整理老師所講《瑜伽師地論》的一幕(二○一一),當時把老師所講五方佛改成了經典中的說法,在我唸稿給老師聽的時候,也說明了一下改的原因。

    豈知老師一聽,怒目瞪著我,一邊握拳敲桌子,大聲說:「照我說的寫!」

    這一幕突然又出現在腦海,驚醒了我,出了一身冷汗,想來想去,都是自己的愚蠢,不解師意。

    「非見所及」不就是「見不能及」嗎?可見平日讀書都是死腦筋,不求甚解,只死抱經典,根本沒有活用,也不解其意。

    再說四禪八定,自己連門在哪裡都不知道,為何認定老師說的不對一定要改成經典說法?目的只是怕別人批評罷了,反正自己也不懂!(真笨)

    老師是禪宗澈悟的大師,也是被認定密宗各宗派的上師,老師不是經常說嗎,他是脫掉宗教外衣而說法的,在講《金剛經》時,老師開頭就說:「今日研究《金剛經》,先把自己觀念意識裡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後再來研究《金剛經》的要點與精神,這樣才會得益」,要大家不要執著宗教形式,真理是普遍存在的,不是只在宗教中。

    尤其是禪宗,氣吞河山,禪宗大師說:「舉頭天外看,誰是我般人」,那是遨遊天地內外的解脫自在。而現在,我們卻要給老師穿上和尚衣,坐在廟堂裡……我們是在局限,又矮化老師的精神和教化啊,怪不得老師總在倡導儒家學說,那是作人的基本,而我們,連基本的作人都有缺陷……

    走筆至此,不免又聯想到一樁舊事,許多年前,老師的一位資深學生,說了一句話:「我是依法不依人」。那是當有人批評老師的時候。

    老師的答覆是:「我的法怎麼啦?我這個人又怎麼啦?」

    老師這句話是我親耳聽見的。



【遲來的醒悟】 說老人、說老師、說老話(一百零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懷師開示《淨念相繼與如何往生淨土》的重要性/古國治 先生

南懷瑾先生開示《淨念相繼與如何往生淨土》的重要性 古國治 先生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最近發佈了懷師于2012年2月2日的開示,這段開示對學佛修行而言,非常重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