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问:上说真如离一切相,云何今说具足一切功德相?

  宗镜录卷第二

  问:上说真如离一切相,云何今说具足一切功德相?
  答:虽实具有一切功德,然无差别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离分别相,无二性故。以依业识等生灭相而立彼一切差别之相。此云何立?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分别。以不觉故,分别心起,见有境界,名为无明。心性本净,无明不起,即于真如立大智慧光明义。若心生见境,则有不见之相;心性无见,则无不见,即于真如立遍照法界义。若心有动,则非真了知、非本性清净、非常乐我净、非寂静,是变异不自在,由是具起过于恒沙虚妄杂染。以心性无动故,即立真实了知义,乃至过于恒沙清净功德相义。若心有起,见有余境可分别求,则于内法有所不足。以无边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见有余法而可更求。是故满足过于恒沙,非一非异,不可思议诸佛之法无有断绝,故说真如名如来藏,亦复名为如来法身。然此一心非同凡夫妄认缘虑能推之心,决定执在色身之内,今遍十方世界皆是妙明真心。如《入法界品》云:“华藏世界海中,无问若山若河、大地虚空、草木丛林、尘毛等处,无不咸称真法界,具无边德。”故先德云:“元亨利贞乾之德也,始于一气;常乐我净佛之德也,本乎一心。专一气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心也者,冲虚粹妙,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非中非外,朗彻十方。不灭不生,岂四山之可害;离性离相,奚五色之能盲。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踞涅盘岸,桂轮孤朗于碧天。大矣哉,万法资始也。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圆觉,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德用无边,皆同一性,性起为相,境智历然。相得性融,身心廓尔,方之海印,越彼太虚,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议之表也。”(唐宗密《大方广佛修多罗了义经序》)又先德云:“如来藏者,即一心之异名。何谓一心?谓真妄染净一切诸法无二之性,故名为一;此无二处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
  是以若于外别求,从他妄学者,犹如钻冰觅火,压沙出油。以冰砂非油火之正因,欲求济用,徒劳功力。又若但修渐行,空住权乘,则似画无胶,如杯未锻。以杯画非坚牢之器,欲求究竟,无有是处。若能谛了自心,不妄外求者,如从木出火,从麻出油,不坏正因,速得成办。又如画得胶,如杯经火,堪成器用,事不唐捐,凡有施为悉皆究竟。若未信入,取舍万端,随境生迷,为法所害。不观空以遣累,但取空而废善;不达有以兴慈,但着有而起罪;皆为不了空有一心,致兹得失。若入《宗镜》,才发心时非唯行成,理即顿具,便同古佛,一际无差。
  如《大涅槃经》云:“拘尸那城有旃陀罗,名曰欢喜,佛记是人,由一发心,当于此界千佛数中速成无上正真之道。”《法华玄义》云:“心法者,前所明法岂得异心!但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别者,但自观己心则为易。”《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谓佛性也,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上能兼下,即摄得众生法也。”《华严经》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虚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种即“佛境界”也,是为观心,仍具佛法。又“游心法界”者,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此心幻师于一日夜常造种种众生、种种五阴、种种国土,所谓地狱界假实国土,乃至佛界假实国土。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又“如虚空”者,观心自生心,不须藉缘有心,心无生力。心无生力缘亦无生,心缘各无合云何有?合尚叵得,离则不生。尚无一生,况有百界千法耶?以心空故,从心所生一切皆空,此空亦空。若空,非空点空;设假,假亦非假。无假无空毕竟清净。岂止三观万行,乃至十方虚空尚从心变,岂况空中所生物像?如《首楞严经》颂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所以《华严疏》云:“空有二法俱称真之理,则有与空皆性空也。”《钞》释云:“空有称真之理者,此空是外空。若以理空对外空,外空离法是断灭空,理空即名为真空。若以外空亦心现,亦由对色,灭色方显,则此断空从缘无性,即性空也。故十八空中,明大者,谓十方空,即十方虚空亦是性空矣。”
  所以千圣付嘱,难遇机缘,若对上根,豁然可验。
  如寒山子诗云:
  自古多少圣,语路苦叮咛,人根性不等,高下有利钝。
  真佛不肯信,置功枉受困,不如心净明,便是心王印。
  先德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经之根本,入道要门。此心门者,三世之佛祖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法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门。一切诸法无有欠少,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更无别心。心无形色,无根无住,无生无灭,亦无觉观可行。若有可观行者,即是受想行识,非是本心,皆是有为功用。诸祖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如《华严经》中,文殊童子化五百童子,发菩提心唯一人。善财童子达本心原,游一百一十城,问菩提万行,所学三昧门皆如幻化,而无实体。故知从心所生,皆同幻化,但直了真心,自然真实。
  如《唯识枢要》云:“依境、教、理、行、果五唯识中。此论有义:但明境唯识,舍离心外取境,一切境不离心故。有义:但说教唯识,成论本教,释彼说故。有义:但取理唯识,成立本教所说之理,分别唯识性相故。有义:但取行唯识,明五位修唯识行故。有义:但取果唯识,求大果故。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故。乃至今释彼说,唯取教理,说依教理成彼性相,性相即摄一切尽故。一切皆取,于理为胜。”是知唯识之理,成佛正宗,但以理该罗,无法不是,故云“万法唯识”。
  述《宗镜》之正意,穷祖佛之本怀,唯以一法逗一机,更无别旨。故《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大涅槃经》云:“师子吼者,是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又云:“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説:真照無邊說似他

南老師説:真照無邊說似他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 我們的妄念來來往往,生生滅滅。但是,你知道哇!那個「能」知道它生滅,「能」知道它煩惱的,他本身並不煩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