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南老師說:心息相依——空卻身見,如鳥出籠
[打印本頁]
作者:
性海身
時間:
2014-11-20 19:23
標題:
南老師說:心息相依——空卻身見,如鳥出籠
下載
(164.86 KB)
2014-11-20 19:21
南老師說:心息相依——聽呼吸,聽其自然
南公懷瑾先生講述
……
我們修行最困難的,就是去掉身體的感受,去掉四大所發生的感受。如果真能夠去掉的話,四大空掉了,「身見」忘掉了,那麼「我見」去掉了一半,好辦了。
……以修行的路線來講。
修行的第一步,也是一切佛法的基本,就是如何使自己的妄念停住,止於一。
無論你是修淨土也好,修密宗也好,修止觀也好,有也好,空也好,都要先做到「止於一」的境界,一定要「止於一」。
……調身的第一步,先調氣。氣就是人身四大中的風大。哦!有些人不要中毒唷!假如你的境界超過這個階段,不要又回轉過來。自己當心啊!調身的第一步是調呼吸,呼吸怎麼調呢?調呼吸與做氣功是兩回事。氣功包括道家、佛家、密宗、瑜伽術,一共有兩三百種,不外乎在兩個鼻孔想辦法。我說不要做氣功,並不是說不要調氣。
人有天然的呼吸。
你一上座以後,萬事不管。呼吸粗、細、長、短都不要去管它,
靜靜地聽著自己的呼吸。(聽,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聽其自然的聽。)不要去領導它,也不要拒絕它。慢慢地聽。你聽聽看,呼吸蠻好玩的,開始短促,慢慢深長。
你不要認為自己的功夫很好,不必搞這個玩意兒,錯嘍!要想少病少惱,即使是登地菩薩也還要修。因此,不要有增上慢心,一定要修。
聽呼吸要不增不減,讓它自然。
不過,在這中間有個毛病,叫你們聽呼吸,調呼吸。結果變成去管理感覺了。怎麼說呢?
上座調呼吸,開始一兩下還聽著呼吸,但是,聽幾下以後,便去管身上的感覺了,念頭被生理上的感覺牽去了。這話很難體會,非在此間打過滾來的,不容易知道。你們等一下體會看看。呼吸一往一來是虛的,生理反應的感覺跟呼吸比起來,比較實在,比較堅固。而生理的感受就是我們業力的根本,很容易去抓住它。所以,
只要聽自己呼吸往來,不要管身體上的感受,不要去控制呼吸。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假如你是修念佛的人,一邊聽呼吸,還念不念佛呢?或是念咒子的人,還念不念咒子呢?或是修別的法門的人,這些法門還用不用呢?當然用。怎麼說呢?
你用耳根來聽呼吸,
那個能知之性並沒有跟聽呼吸完全統一,假使能夠完全統一,那就是「心息相依」,
密宗叫做「心風得自在者」。
能做到如此,那相當高了,馬馬虎虎的神通都有了。談何容易啊!
若真能得到「心息相依」,你就沒有時間動第二個念頭,而且,這個色殼子對你已不是障礙了,如鳥之出籠。
但是,還沒有得道哦!
若要做到呼吸沒有往來的感受,那四大要絕對的健康。
據我看來,諸位臉上都有病容,身心都不夠健康。上座!
(啪!)不要控制呼吸。一切道理都不管。不要再下注解,在心裡又講許多道理,那又不能心息相依了。
要知道,
修「心息相依」的法門,只是修止的初步。
修心息相依,調息,由粗的呼吸,配合心性的注意力,變成很細的氣。慢慢的,氣充滿了。但是,不要有充滿的感覺,這是表達的話。很細的呼吸,變成很緩慢,很久很久才有一次呼吸。在這個階段,雜念妄想就比較少了,甚至感覺到雜念妄想完全沒有了。但是,你不要歡喜,這下到達了沒有妄念,空了。這樣一來,雜念妄想又來了,呼吸又來了。
要聽其自然。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習禪錄影》
(世界語1996二版)P35-37
(老古)P40-44
圖片附件:
南師語錄:訣460x.jpg
(2014-11-20 19:21, 164.86 KB) / 下載次數 314
http://www.greatsupreme.joinbbs.net/attachment.php?aid=1205&k=2a212ae2c40dbe2e251611a18ad30a4b&t=1753036247&sid=q57JFb
歡迎光臨 尚南論壇 南懷瑾書友會 (http://www.greatsupreme.joi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