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南老師說:人人可以通達而做到的修道工夫
[打印本頁]
作者:
性海身
時間:
2015-9-18 14:22
標題:
南老師說:人人可以通達而做到的修道工夫
下載
(100.36 KB)
2015-9-18 14:16
南老師說:人人可以通達而做到的修道工夫
南師懷瑾先生 講述
……
「故君子慎其獨也」,所以有道的君子們,便會自己注重心意識起心動念的慎獨的工夫,淨持心境上率性而起,以及照顧獨頭意識的心態,使它返還於靈明獨耀的本位,進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中和境界。
當你在靈明獨耀,合於天然本有自性的清明心境中,所有和生理情緒相關的喜、怒、哀、樂等妄想之念都未發動,便是正確
「
中」入自性本淨的境界了。如果偶因外來境界的引發,動了喜、怒、哀、樂等的情緒妄念,當下就能自動自發的加以調整,重新歸到安和平靜的本來清淨境界之中,這便是中和的妙用了。所以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因此又再一步闡釋修道的人,隨時隨處能中入靈明獨耀的心境中,這便是普天之下,人人修養自性清淨的大本。如果偶有所動,便能隨時隨處調節返還於安和境界,這便是普天之下,人人可以通達而做到的修道工夫。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假使人能隨時隨處修養到達中和的境界,那麼,你就會明白自己本來就與天地並存在同一本位,同時也會明白自己本來就與萬物同等的在天地生生不已的養育之中。到了這種境界,也等同道、佛兩家所說的「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的道理,完全一致的不二法門了。
講到這裡,為了讓我們大家多加體會《中庸》所講的中和境界,順便引用中國禪宗一位張拙秀才有名的悟道偈,作為參考。
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纔動被雲遮
破除煩惱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罣礙 涅槃生死等空花
——擷錄:南公懷瑾先生 原著 •劉雨虹先生編輯《話説中庸》(
南懷瑾文化
)P35-37
相關閲讀:
南老師說:《話説中庸》——依文解義先說《中庸》的綱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2vfz7.html
http://greatsupreme.joinbbs.net/viewthread.php?tid=2316&page=1&extra=#pid3532
圖片附件:
懷師頭像特製(慈視A260X).jpg
(2015-9-18 14:16, 100.36 KB) / 下載次數 327
http://www.greatsupreme.joinbbs.net/attachment.php?aid=1258&k=3f9c4c25f1c95deb159240a8627f260f&t=1753035945&sid=02Di7J
歡迎光臨 尚南論壇 南懷瑾書友會 (http://www.greatsupreme.joi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