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生死事大 專修坐禪 /洪文亮

生死事大 專修坐禪

洪文亮

      我在大宋天童禪院時,每日坐至二更三點,開枕後至四更二點三點晨起坐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諸方佛法盛行時,叢林專修坐禪,近代諸方不勸行坐禪,佛法乃漸行澆薄矣。無道心者,雖為片刻,在僧堂打盹,若有道心有志修行者,則不論長時亦歡喜坐禪不為苦。我今年老體弱,少人打坐,良僧不出。

- 《正法眼藏隨聞記》

      我們看最下一段。“我在大宋天童禪院時候”,天童禪院。“每日坐至二更三點”。古時候是晚上分五更是不是?說話的時候叫更(jing)吧,文字可以讀更(geng)。二更,每日坐至二更三點。“開枕後”,二更三點差不多十一點半左右了,一更是兩個小時,晚上八點開始算,一共是五更,所以二更三點,十一點半左右。開枕後,“睡四更二點或者三點晨起坐禪”,一共睡了多久?二更三點到,有的時候是二點就起來了,這四更就來了,那一共多少?二更到四更,四個小時。他的那個決心,我們睡了七個小時八個小時還哎哎叫,他睡四個小時啊。

      這個為什麼呢?“生死事大”,什麼時候無常到來不知道,很快,誰也不能說是什麼時候有什麼事出現。“諸方的佛法盛行的時候,叢林專修坐禪”,其他的地方是很多了,很多的修法。但是在禪宗,真正的道場裡,主要就是專修坐禪。

     “近代諸方不勸行坐禪”,他那個時候,南宋那個時候已經,或者是回來,這個是什麼地方寫的?《隨聞記》。《隨聞記》是誰寫的?他的第一個弟子,懷奘,在他的旁邊聽到的,或者禪師有什麼留一些資料,他就寫上記下來,《隨聞記》。所以一般說《正法眼藏》跟《隨聞記》兩個同時讀比較好,是這個道理。在近代的諸方不勸行坐禪,勸人家來廟子裡,他說要坐禪,其他的什麼少做一點,坐禪坐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他都要跑掉了,都不來了。念念經多輕鬆啊,對不對?做做儀軌,也很輕鬆愉快啊。但是這個打坐不行,腿熬不住啊。那麼,所以他都不勸。我們這邊和尚也是,不勉強那個在家的人打坐,因為說念阿彌陀佛一樣到,那就輕鬆一點。有的人更說是修歡喜行能不能得道,他說可以啊,你儘量去歡喜吧(眾笑)。不勸行坐禪。

     “佛法乃漸行澆薄矣”,越來越衰微了,這是真的事啊。

     “無道心者,雖為片刻,在僧堂打盹”,沒有道心,真正沒有發心想要真正自己佛學,隨隨便便有機會就坐一坐,念念佛啊,磕頭一下,摸頂,這樣就無道心,沒有真正道心,不是真正發心想學佛。這些人,雖為片刻,十五分鐘、二十分鐘吧,在僧堂一坐在那裡開始打盹,一下下就馬上在那裡打盹。

     “若有道心有志修行的人,則不論長時亦歡喜坐禪”,各位聽到哦,看,不論長時哦,也歡喜坐禪不為苦。腿不痛嗎?剛開始修的時候也會痛啊,並不是不痛。好象我剛剛開始參加禪七,第二天,痛苦的要命。真是痛苦,頭一次嘛,也不知道那個盤腿是怎麼盤的,去了才學的。兩把刀,插在膝關節,真是這個樣子,不騙你。哇,那個兩把刀,痛得不得了。第二天我想,算了回去了。那我回頭一看,隔壁的,兩行淚珠這樣垂下來(眾笑),那麼過了一會兒,後面有人,台語閩南話:哎呦喂,哎呦喂……(眾笑)我們這裡還好呢,沒有人叫出來(眾笑),那都花樣很多。

      那麼,道元禪師說,“我今年老,我今年老體弱”。跟我一樣啊,他五十四歲就走掉了,所以我呢,還比他更老(眾笑)。“年老體弱,少人打坐”,就是因為他自己也年紀大了,說膝關節、腰椎,很多那個軟骨都脫水了,比較幹了。

      所以勸各位現在年輕的時候,儘量儘量,就算是被如淨禪師道元禪師騙了,一定要努力這樣坐!再三的他交待,這個是佛的正法,正門!

      少人打坐,所以,“良僧不出”。不是良僧的就多的很,他只是說良僧不出,一大堆穿袈裟的朋友很多,但是真正去專心打坐的就比較少。


-

(文自 正法眼藏Blog)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

南老師說: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 南公懷瑾上師 講述 第四十二章 龜跡能卜空有迷 《宗鏡錄》第四十四卷,從這裡開始,講到生滅與不生滅的道理。 .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