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積分
- 2094
- 威望
- 2094
- 金錢
- 1850
- 閱讀權限
- 70
|
南老師說:本無所住——要用便有,用過便休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教我們修行的方法來了,注意啊!《金剛經》講到這裡,就告訴我們一個修行的方法,是第二等的方法,因為第一等的大家不懂,是沒有字的;第二等是有字的,應無所住。什麼叫無所住呢?應隨時生清淨心。譬如有人講,老師啊,這兩天修行很好呢!有清淨心。現在大家聽過《金剛經》,很內行了,他只要有一個清淨心,已經是所知量,範圍很有限了。
現在佛解釋什麼叫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禪宗六祖初步悟道,就是這一句話,聽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此心本來無所住的啊!因為你不明白此心無所住,無所住是畢竟空;有個空的境界,就不對了,就有所住了,就住在空上了,那是住法而生心,住在空法上。
所以真正的清淨心,不是有個光,有個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聲香味觸法,他說真正的修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坦坦然,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用我們常談的這兩句話,勉強來描寫,就是此心無事,像個鏡子,心如明鏡台,有境界來就照,用過了就沒有。當年我有個朋友,學佛有點心得,那個時候剛剛有打火機,人家問他,佛是什麼?他說就像個打火機一樣,咔噠!用它就有,不用就沒有。
——節錄: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金剛經說什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