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時間」的概念是怎麼來的? |林中治 先生

「時間」的概念是怎麼來的?

        「時」的概念,在《百法明門論》中,是屬於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之一。也就是說,時間的概念與心不相應;這裡所謂的「心」,是指第六意識心。

        「時間」的概念是怎麼來的?在現代工商業時代,大家都認為「時間就是金錢」。因此,我們的生活也依照「時間」形成了某一種模式,例如:幾點鐘起床、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休息、什麼時候睡覺等等。也就是說,現代一般人,對於時間愈來愈重視,不守時的人就比較不受歡迎。可是,我們想要修行做功夫,卻必須走相反的路,一定要打破時間的概念,也就是打破時空。說來容易,做來卻很難。

        時間的概念是屬於「遍計所執性」,換句話說,時間的自性是「絕對空」。時間本身並沒有實體,但是時間的概念,以及它本身的現象和作用,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以物理學來講,時間的概念的產生是當兩個物體在空間中做相對運動時,由於速度和距離之間的交互變化而形成的。以下舉兩個實例來說明:

        地球上的時間概念,是由於太陽、月亮和地球這三者之間,相對運轉而產生的。地球上面任何一個定點,在地球自轉的週期內,總是有一半週期受到陽光照射,我們稱為白晝,另外未受到陽光照射的一半週期就稱為黑夜。這一晝一夜的相續交替,我們稱做「一天」,也就是地球自轉一周的週期。後來我們為了更清楚掌握這種週期性的變化,又把日夜的間隔做了更仔細的劃分;古代中國把它分為十二個時辰,現代則區分為二十四小時。所以日夜這個時間觀念的形成,是由於地球的自轉,相對於太陽照射變化而產生的。而一個「月」,則是月球繞著地球公轉一周的週期。一「年」,是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周的週期現象。

        舉另外一個更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在運動場上進行賽跑的人,雖然他們之間的距離是相同的,但是跑的速度不一樣,相對的就產生了時間差的概念,這是一般世俗產生「時間」概念的原因。

        現在我們回轉來探討「時間」對修行方面的影響。大家都有打坐的經驗,打坐的時候,除了身體的感受以外,最難處理的恐怕就是隨著身體感受所帶來的時間概念。例如,我們常聽到某人說:「今天坐得很好,坐了一個多小時,腿不麻也不痛。」或是:「哎呀!今天是怎麼搞的,才坐了二十分鐘,渾身就不舒服,又是腰酸,又是腿麻!」我們想想,一個小時不覺得長,而二十分鐘卻覺得很長,這種觀念是怎麼來的?都是從身體的感受來的呀!如果在打坐的時候,能進入沒有身體感受的狀態,就不會有時間的觀念了,那也就可以做到「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我們的「念」為什麼會動?它多半是跟著感受而動。

        大部分的佛經,記載當時的時間,都用「而時」、或「一時」來做代表,古代印度文化不像我們中國,以干支配合著當時的皇帝年號,對於時間有很詳細的記載。的確,有很多佛學家研究考證之後,都認為印度人沒有歷史概念,所以他們做事不記載某年、某月、某日。如果是以世間法來講,這個解釋並沒有錯,印度人的確不太重視歷史,但是,我們現在修的是出世間法,應該著重在產生「時間」概念的原因,所以我們在修行、做功夫的時候,要儘量的不被時間概念所拘束,才能夠有成就。

                                  ——林中治 先生《性相略說》

(十方準提 無憂網友 轉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向师兄求教。“我們想想,一個小時不覺得長,而二十分鐘卻覺得很長,這種觀念是怎麼來的?都是從身體的感受來的呀!”
那电影看得入神,看两小时觉得一会就完了。是受什么影响呢?这个应该不是身体的感受吧?是想阴么?

TOP

“我們想想,一個小時不覺得長,而二十分鐘卻覺得很長,這種觀念是怎麼來的?都是從身體的感受 來的呀!”
那电影看得入神,看两小时觉得一会就完了。是受什么影响呢?这个应该不是身体的感受吧?是想阴么?
jue12345 發表於 2014-2-18 20:57


      大概正是入神的緣故吧。
      師兄可以再多讀幾遍,更可以閲讀南師講解的“五蘊解脫”。
      
      此時回復師兄帖子時,浮現了三首六世達賴的詩:
      一箭射中鵠的,箭頭鑽進地裡。遇到了我的戀人,魂兒已隨她飛去。
      觀想上師的尊面,怎麽也沒能出現;沒想那情人的臉蛋兒,卻栩栩地浮現。
      想她想的放不下,如果能這樣修法,就在今生此世一定會成佛吧!

      最後:這個論壇裏都好有禮貌很紳士。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南老師說: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南懷瑾先生 講述    宗誠師:目前下功夫先以修止為目標。 師示:你修止用什麼方法?   宗誠師:本來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