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生命從這裡改變 /姜阳

生命從這裡改變

姜阳

亲爱的小古老师:

    您好!记得年初见面,允诺过您写写心得,不想世事变幻,只得暂且搁置。但有诺在先,此事便一直挂在心上,恰值今日事少,此刻独坐灯下,心境平静温馨,自然想起您来。

    年初的晚宴,我还拖着行李箱和大家在帝都的灯红酒绿中推杯换盏,次日清晨便再度起航,飞往祖国美丽的大西南,随朋友开始创业之旅。这一路来,几多艰辛,几多喜悦,几多充实,几多豪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切背后所获得的体悟和成长,那真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有时真想好好和您促膝相谈,击掌大笑,只是那千般思绪万种情怀,只在当下发生,又随即逝去,时过境迁,再去追忆,已非当时滋味,不如就让它随风而散,融化在天地之间吧!不过这次的主题并不是谈做事,而是关于亲情。

    记得前年参加亲子课,大多学员都为人父母,而我刚满25岁,还未毕业,也未结婚生子,怎会想到参加这样的课程?一方面是迫切想改变自己的生命状态,还有重要的一方面,想了解和改变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说来话长,父母的关系对我而言就是噩梦。爸爸沉默寡言,迟钝又冷漠,不会社交,没有朋友,没有工作,身体极其敏感,香菜、菌类、黄花菜、海鲜等一大堆食物吃一口立刻有反应,生疮流脓是常事,常为油盐放多大发雷霆;精神更敏感,无论家人外人,只要态度、语气、声调、行为举止稍不合意,马上变脸,认为对方有意伤害,且心里不悦不讲出来,代之以一张抽搐扭曲到骇人的面孔,保持至少半个月以上的沉默,而95%的情形我们都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哪番话哪个动作让他如此生气。亲子课上大家做冷暴力的小实验,那只是短暂的几分钟,多少都有些体会,而我年复一年经历着这种感觉,非亲历者永远无法想象那种煎熬。

    而妈妈,性格大条,心粗,思维犀利,说话不会拐弯,基本不懂照顾他人情绪为何事;做事有主见,不过就是太有主见了,所以不太记得和人商量,往往让人觉得强势。那样一个敏感的爸爸和这样一个大条的妈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当然是过不下去喽!爸爸常因妈妈的言行举止气得七窍生烟,然后就以沉默、冷漠来抗议和报复,妈妈不明所以,对爸爸的态度也十分愤怒和委屈,爷爷奶奶不好说话,装聋作哑,我们一大家子,却是常常的死寂,我常感觉如同身处冰窖,阴森、冰冷、恐怖。

    妈妈身体越来越差,精神低迷,感觉将不久于人世,终于为“逃命”远走艰苦的新疆,那年我四岁。

    那时每逢秋天落叶,我便牵着奶奶的手问:“奶奶,叶子都落了,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奶奶总会很温柔地安慰:“嗯,快了,等下雪了就更快了。”我在一天天的盼望和等待中捱到过年,那是格外开心的时候,因为妈妈要回来了,一年只有这一次,我要和妈妈一起睡,可妈妈不同意,因为她长途跋涉已经很累了,跟我会睡不踏实,因为总要操心我蹬被子。年过得总是那样快,没多久妈妈又要走了,我声嘶力竭哭喊着冲向妈妈,要和妈妈一起走,可总会被奶奶有力的手臂死死钳住,任凭妈妈的背影在视线中越来越远,直至模糊消失,我的哭声也渐渐消失在妈妈的耳畔。

    小时候的我温顺、听话,天性又活泼开朗,情感热烈奔放,幸而奶奶也是天性随和开朗、大气宽容、毫无机心之人,爷爷好读书,常给我讲故事,几乎天天带我去乡野河间玩耍,爷孙俩常躺在堤坝上吹着柳笛望着蓝天白云或下河洗脚就是一天,那时爸爸也还上班,常有出差,我的童年虽有缺憾,但也简单快乐。

    12岁起,妈妈为了给我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迁我到西安上学,安排爸爸陪读,那时起爸爸就算失业了,偌大的房间里就我们父女俩生活在一起。爸爸不会做饭,从头学起,我不挑食,还常夸爸爸做得好,但他总会非常不自然地很难接受我的夸奖。其实我们好的时候,很开心,我们都喜欢艺术,经常一起讨论喜欢的音乐、影视、歌星影星。不过同样有很多时候,爸爸一如既往地乖张,对我也不例外,经常因我一个细微的言语、表情或动作大发雷霆,然后就是遥遥无期的报复式的沉默,这种反复无常的冰火两重天让我心里遭受巨大的压力,每天都活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即使关系好的时候也不敢忘形,随时做好他翻脸的准备。

    那时,妈妈条件好了一些,一年回来的次数也多了,可那时我对妈妈回家已经没有小时候的欣喜了,甚至有些怕她回家,因为爸妈在一起相安无事绝超不过三天,然后一定是剧烈的争吵,他们吵架时那种巨大的冲击波就像原子弹爆炸一样,虽然我看不到,但能清晰地感觉到,太恐怖了!战火的硝烟弥漫在整个房间,很久很久都不会散去。

    慢慢地,我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开朗,心中对爸爸的愤怒越积越多,当他施我以冷漠时,我会还之以更甚的冷漠作为报复和惩罚。妈妈打电话来多是问我考试成绩,最初我还讲讲学校里有趣的事情,但她的注意力基本超不过3分钟,以后我也不再讲了;后来没事就是妈妈对爸爸无休止的抱怨,我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本来学习压力就大,听完她抱怨心情更糟,好头痛啊!

    走入大学的那一刻我高兴极了,终于离开那个冰冷的家了,家人不来电话我绝不主动打;放寒假大家都一溜烟跑了,我永远是最后离校。对千万家庭,过年是全家团聚最美好的日子,对我却是最痛苦的经历,家中仿佛被施了咒一般,年三十那天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鸡毛蒜皮作导火索,引发激烈的战争,年年如此,没有例外。然后每个除夕夜,我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品尝着家中的一片死寂,那种滋味,恐怕比北京豆汁还难以下咽吧!

    渐渐我发现,自己的人生并未因暂时摆脱了家庭的阴霾而迎来阳光,相反常常感到迷茫、无助,于是病急乱投医,又转向他方求助,这期间走的弯路吃的苦头,更是一言难尽,在此就不赘言了。

    这些年我没有努力过么?不,我从未放弃过,为了让爸妈好,我花费的心思和精力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事情。记得四岁时爸妈吵架,我好怕他们离婚,但又不知如何表达,就拿着小人书给妈妈念《两个小姐妹》(一对双胞胎因父母离异而分离,后来巧合重聚,共同努力下破镜重圆),后来大了就不停地给他们讲道理,或者看了什么书觉得能够让他们反省就给他们也看。结果呢?当然基本是没什么用的。我好困惑,好难过,好无助。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老天爷要给我出这样的难题啊!很多时候,不愿想起父母,想起他们心里就是一阵烦乱,甚至连“爸”“妈”都很难叫得出口了。常看电视上宣传要孝顺父母,可说句实心话我真孝不起来!一想到爸爸的冷冰冰妈妈的硬邦邦我就本能地逃避,心里满满是积压的阴冷和怨恨,还谈什么感恩,谈什么孝!

    2012年中秋,爸妈专门赶回来与我和奶奶一起过节,有时我很奇怪,他们既然要团聚,说明心里还是有这个家,可聚在一起为什么又不好好过呢?不管怎样,回来就好。我还是带着几分欣喜和热情前一天专门去味多美买了好几块很贵的月饼,那样的店铺平时基本是不去的。买回来先藏好,想到时给大家个惊喜。第二天妈妈自己也烙了些月饼,我兴冲冲地也拿出买好的月饼,不想妈妈第一句话便是“一个多少钱啊?”我愣了一下,小声说“16。”接着是刺耳的声音:“哟,真够败家的。”我心中一堵,没有作声。上桌之后爸爸一看,也开始了:“都讲了多少次了,这些东西,里面放很多添加剂,吃到身体里面几个月都不会消化,你想要吃,咱们自己也会烙嘛,看这烙的没有添加剂,吃着放心……”后面再说什么我已经听不到了,我怔怔地坐在那里,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转,人已经懵掉了,爸爸还在说,我突然大喊一声:“你们不想吃就别吃,以后你们也不要来看我们!我不稀罕!”此时这些摆在眼前的月饼已不再是美味的佳肴,而仿佛是对我的羞辱,我真想把它们狠狠砸到窗子外面去!可我都没有力气了,奶奶打了个圆场:“兔兔不生气,他们不吃,我吃!”当然,我喊完之后就知道噩梦又来了,妈妈意识到了第二天带我上街买衣服,但仍辩解说只是玩笑话我反应何必那样激烈,结果马路上母女俩又吵了一架;爸爸当然是立刻进入报复模式,沉默。没几天他们又走了,留下几道伤痕。然后就三个多月和爸爸再未通过一次电话。那时我正值毕业求职,压力山大,啊,为何他们体会不到我的心情,还要往伤口上撒盐,我的心好痛!!!

    深深的难过中我只好看小说来缓解,不想这本小说却成了人生转折的药引子——路遥先生所著《平凡的世界》。其实从13岁起就不断听老师、亲友隆重介绍此书,路遥作为陕西人的骄傲,很多西北人都读过并极力推崇此书,可能是机缘未到,我竟一直未读,却恰在此时如对症良方从天而降。书中黄土高原的生活和方言令我熟悉又亲切,更令我震撼的是字里行间的情感,那样质朴、真诚、细腻、深刻。人性的复杂,人性的善良、美丽和光辉,就从那最最平凡的生活、最最平凡的人,在路遥先生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熠熠生辉。那文字那情感裹挟着巨大的能量如一股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垮了我多年筑起的自我防卫的堤坝,从头至尾,眼泪无休止地流淌,几乎洇湿弄皱了每一张书页,多少次痛哭,那是压抑的释放,那是伤痛的愈合,那是内心最深处真善美的流淌,那是高贵与高贵相遇激起的浪花。书读完了,我知道,我复活了。人死过,才认得什么叫活,死而复生,才懂得生的可贵。

    读完最后一页,我将书捧在胸口,望着窗外茫茫夜空,深情地说:“路遥先生,你是降落凡间的天使,为世界洒下爱与希望的种子,为千千万万在黑暗中挣扎的灵魂点亮一盏明灯。你将自己全部的生命投入化作这本书留在人间,天上的星星里,一定有你一颗。种子生根发芽,明灯薪火相传,爱的力量生生不息,你在天上,看见了吗?谢谢你。”

    我看清了自己曾经的矫情、无情、虚伪和僵硬,坚定地告别了它们,开始重新生活。我笑得多了,因为更容易开心,也哭得多了,因为更容易感动。也在漫无目的的求职中停下来了,决心重新认识自己,然后就遇到您了。

    全脑课上,我一边听课一边在脑海里把古今中外所有知道的人齐齐捋了一遍,真是太有意思了,当然想的更多的还是爸妈,课后也几乎天天在琢磨,慢慢品出些名堂来。

    妈妈是典型的AD偏好。天生理科好,心算强,做事有原则有主见,说话一针见血,喜欢理财;同时敢拼敢闯,敢想敢干,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眼光敏锐,善于发现并捕捉事业上的机遇,不按常理出牌并从出奇制胜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审美天赋很高,虽出身农村,但年轻时就很会穿衣搭配,从不佩任何首饰,衣服也少繁琐花饰,无论便宜昂贵,总能穿出一种高贵自信之气,令人惊艳,家中装修也全由她一手操办,简单大气中彰显品位,常为来客称赞。

    而爸爸是典型的BC偏好。做事格外细致,一板一眼,写字不连笔,防卫意识强,我的自行车没事就会被他检修一遍,大钱小钱会分装在不同的衣兜,并按顺序叠得整整齐齐,洗菜要用牙刷将泥刷净;情感极丰富也极敏感,很容易被他人情绪感染,当然之前基本是吸收负面情绪。思维简单、老实,不通江湖人情世故、真假虚实。有天赋的艺术鉴赏力,品味高雅,《梁祝》、柴可夫斯基、贝多芬、施特劳斯家族,至今百听不厌,这些都是他青年时在那个荒芜的年代自己发现并选择的,并无他人指导。喜看欧洲尤其是法国电影,不屑好莱坞大片。

    我想着想着,突然笑了,难怪他们过不在一起,对立象限啊!爸爸觉得妈妈不会照顾人情绪,说话做事犀利强势,感觉不到被尊重;妈妈觉得爸爸软弱没主见,不为家中柴米油盐操心,整天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精神追求,又不能当饭吃;爸爸墨守成规,常被妈妈的随机应变搞得不知所措,头脑发蒙,反应不过来还要被数落;妈妈喜欢挑战,出去旅行一定要走难走的路,要玩惊险刺激的项目,爸爸是安全第一,常为妈妈的冒险生气,妈妈觉得很扫兴,也不想和他一起出去了。

    其实,爸妈本身都很优秀,只是似乎不是一路人,在一起没什么共同语言而已,通过上课我已明白,这个世界上的人本身就是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美啊!课程让我慢慢清晰爸妈各自的特点,也明白了他们不和的原因,唉,偏好这种东西天生里带来的,不好改啊!怨只怨他们当初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对方,只好自食苦果了,可是,他们那时候哪里有全脑课呢!所以怪他们干什么,他们可怜没有这样的机会,相比之下,我多么幸福啊!

    任何事清楚了原因,就不再困惑,我释然了很多,同时也开始用欣赏、接纳、尊重的心态去对待爸妈的偏好,真心觉得他们很优秀、很出众。再想想自己和爸妈的关系,呵呵,测试结果已清楚显示,他俩我各取一半,继承了爸爸的C和妈妈的D,所以各有交集和对立,我喜欢和妈妈旅行,因为一起冒险的感觉很刺激,但想倾诉内心感觉时就得不到回应;喜欢和爸爸一起听音乐、看电影、读书、交流感想,常因共鸣而开心激动,但做事情受到他条条框框的限制就很不耐烦。难怪亲子关系会时好时坏,原来如此啊!

    也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点滴经历和人生抉择,无不体现自己的偏好,我同样以欣赏、接纳、尊重的心态来面对,心情从喜悦到平和。是的,我不必自卑,我自有我的特点、我的长处,而且发挥好,很优秀哦!我的缺憾,接受就好,并在遇到时注意规避,人不可能将天下所有便宜都占尽,珍爱已经拥有的并心存感恩,就足够了。

    于是,我慢慢放下了改变父母的想法,他们就是他们,包括他们的命运,他们的选择,无论对错,终究只能他们自己去负责,任何人无法取代,我只要尊重、接纳、祝福就是了,人一定是意识到需要改变并且发自内心愿意改变,自我的转变才可能发生,否则任何他人强行的手段都根本是徒劳,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上完全脑课我已经建立了对您的信任和好感,听说亲子课您一家都要来,于是上网好奇地搜到了老古老师和您的博客,读着学员们的文章,我很感动,原来不幸的家庭这么多,但他们勇于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令我敬佩也深受鼓舞,还从中受到很多启发,其中分享的有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情绪本身没有危险。真正的危险是:情绪被漠视、否认、拒绝、压抑以及不表明情绪,会造成整个人格的畸形发展。”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爸爸。是啊,我心里是清楚的,爸爸其实情感非常细腻丰富,他现在这样,应该是有原因的啊!天哪!“原因”——我真的是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以前怎么从未想过呢!我觉得爸爸一直就是自卑软弱冷酷无情,难道还有别的可能……我的思绪渐渐回到过去……

    记得爸爸曾经讲过,他小时候非常活泼开朗,喜欢温和明亮的黄色,喜欢唱歌跳舞,但那时总被伙伴缺乏善意地嘲笑成“二依子”(骂人话,不男不女的意思),很伤他自尊;再者,爷爷满腹经纶深谙世事勇略过人,一心希望孩子们如他一样聪明勇敢坚强,可爸爸生性单纯,对社会复杂人事实在是迟钝又困惑,又总是小心谨慎,缺少闯劲和霸气,让爷爷很失望,这种失望也成为了爸爸自卑之苗成长的肥料之一;但真正致命的打击还是“文革”,风云骤变,爷爷被打倒,关牛棚、批斗,性命不保,那年爸爸九岁,在学校里所有评优先进的机会都无他份,还要面对老师同学的歧视、嘲笑、冷遇;回到家街坊邻居都避之不及,还常有人冲房子扔石头、叫骂;奶奶独自扛起全家重担,一边为爷爷求医养伤,一边辛苦上班养家,三个幼子能吃饱穿暖已是万幸,还哪有精力顾及他们的情绪,爷爷身体不好情绪暴躁,常以高压暴力管束孩子,也是怕他们再顽皮惹事,家中已无法承受。就这样,十年,十年!爸爸那样敏感、细腻、柔软的心灵,在那样小的年纪,怎经得住这种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全方位的伤害!!!如同一支正鲜嫩的幼苗,奋发向上,生机勃勃,本应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下,谁想却是风刀霜剑,骤雨冰雹!记得语文老师讲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太残忍了!不觉中我早已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终于不再把这个男人当做“我的爸爸”,而是一个生命来看,看到一个本来无限美好的生命竟然如此艰辛、痛苦,不曾盛开就要凋谢,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痛楚、怜悯……爸爸,爸爸,你真的好可怜啊!我的心好痛啊!!!

    所以,爸爸变成后来的样子只是必然的结果,我还要恨吗?他受了那样的煎熬,没有一个人为他抚平创伤,却还要要求他这样要求他那样,天天挑毛病,往伤口上撒盐,这是人干的事情吗?!我才是那个残忍又冷酷无情的人啊!又是一顿痛哭……

    其实,即便经历了那般,爸爸依然没有失去对美好的感觉。每当《蓝色多瑙河》、《拉德茨基进行曲》、帕瓦罗蒂、波切利……的旋律和歌声响起,他的脸上总会笼上一层陶醉,尽管淡到不易察觉。还喃喃自语“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啊,爸爸,可爱的爸爸,你是那样的柔弱,又是那样的坚韧,永远不会放弃对真善美的执着。

    妈妈呢?六岁丧母,又来后母,外公忙于农事,只为糊口,妈妈从小缺少母爱滋养,怎能奢求她温柔如水,善解人意?本希望在婚姻中获得童年缺失的爱,怎奈是一场空梦,人总是需要成就感,既然无法从家中获得,那只好通过事业来弥补,不然,活着有什么价值感呢?人之常情啊!父母也是普通人,精力有限,我怎能过多地苛求他们呢!

    我呢?后来的我有许多也不是本性体现,比如冷漠、懦弱、虚荣……我这样也是有原因的啊!把自己作为一个生命来看,我对自己遭遇的伤害同样很心痛,怜惜。但即使一次次地跌倒,找不到方向,我仍不曾放弃,这是生命的一股力量,这种力量不只属于我,它存在于每一个生命中,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得到。我要珍惜它、赞美它、保护它,努力让它在自己和每一个生命中灿烂盛开。

    模糊的泪眼中,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往事一幕幕浮现,有的令我愉悦,有的令我难受。现在明白了,愉悦是因为他们的作为符合了我的思维偏好,难受是因为没有符合,可是,透过这些作为,他们背后的出发点是什么?突然,我的泪水再一次决堤。是的,那一刻,我终于辨别出了“爱”与“爱的方式”,爱的方式是技巧是智慧,是需要下工夫去钻研学习的,天下人水平各有高低;然而在每一种方式背后的那个出发点,都是爱,这是无需学习的,生来就有的,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平等无差。爱的方式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感受,而爱,是要穿过感受用心去感知的,说来容易做来难,感受太过痛苦时还想穿透它是需要更强大的力量的,这种力量需要练习和提炼,就像炼金一样,怎样炼,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方式,没有定数,最好自己去摸索,这样才坚固可靠。而且,不仅天下父母对儿女的爱平等无差,天下儿女对父母的爱一样平等无差,只希望彼此都能用心去感知,就可以心心相通。

    从这一刻起,我的内心坚定明亮,我清楚,自己再也不恨父母了,没有勉强,真的,不恨了。其实,现在和他们我还是会生气,不舒服了还是会吵闹,但已是截然不同的性质了,因为无论多么生气,都只是感受上的事,对于他们对我的爱和我对他们的爱,永远不会再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带着这些感悟,我去上亲子课。很喜欢三位老师,各有特点。老古老师平和、慈祥、稳重,步履轻盈,气定神闲,颇有道骨仙风,眼神亲切中带锐利,仿佛能洞穿一切,心里的想法似乎都被看透了;师母端庄、贤淑,心如明镜,虽讲话不多但一直默默关注着每一位同学的变化(我自己感觉的);您呢,跟我们年轻人更贴近,充满朝气,见多识广,善意宽容,还活泼可爱又幽默,嘻嘻。

    课上最大的收获,除了之前说过的“自主性”,再就是人性需要和不需要的那几条了。别看简单几个词汇,真是对人性的高度总结啊,而且说起来就是几个词,能在人际交往中落实了而且落实好是一辈子的事。上完课那晚我本想和大家一起吃饭,给奶奶请假却惹得奶奶生气,凶了我一顿挂了电话,我现学现用,知道奶奶凶我背后的出发点是担心我回家晚对身体健康不利,这种担心当然是出于爱,我很理解她的担心,但不能聚餐我还是很难过遗憾,就在小饭馆里自己坐了一会儿,突然心中一动,饭吃不上就不吃了,上亲子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亲子关系,现在还有时间,何不趁热打铁,马上就行动?趁着这股劲,我拿出手机,给爸爸妈妈各发了一条短信:“爸/妈,最近身体好吗?还在生我气吗?对不起,是我方式不对,向你道歉,但心里是爱你的。祝你天天开心!”就是这样一条平常的短信,对过去的我来说是无论如何讲不出口的,因为被他们无数次的拒绝,我实在不敢也不会表达了。而此刻,趁着心中热乎乎的勇气和爱,我不再期待和担心他们的接纳,我表达是我的事,你们接不接纳是你们的事,即便不接纳,我还是会表达,因为我爱你们!那一刻,我心里是那样敞亮、坦荡!

    第二天,我收到了爸妈的回复,他们当然是接纳我的,一遍遍读着他们的短信,泣不成声。是的,我感觉到了,冰河开始慢慢解冻了,有股暖流在悄悄流动,春天要来了。

    春节之后,我紧锣密鼓开始写毕业论文,时间紧压力大,而这时爸爸也过来和我们住,看中医调养身体,计划半年时间。虽说我的内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毕竟只是自我练习,真正爸爸要来了,该上场实战了,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果然,一来就是一番教育,先是责怪奶奶做菜太油太咸,还发了几次飚,然后说我脸色不好非要让我去吃药,吃饭的时候就长篇大论开始讲各种养生知识,要放过去我当然不予理会,还会把反感写在脸上,甚至还要驳上几句。现在么,虽然他的气场还是令我不舒服,但我心想,爸爸从小得不到接纳和尊重,他太需要了,我应该满足他。他要天天顿顿都吃土豆胡萝卜,我都说好,味道淡的很,我没有任何意见,反正都是饭,填饱肚子就行了,讲究那多作甚;要我看医生,我都去了,虽然也作用不大。

    他讲话我就会很认真地听,还不时点头,说“哦,知道了”,开始还默默辨别一下他的观点,后来干脆什么都不想,只要他说,我都会使劲点头,使劲说“是啊!”、“就是啊!”、“对对对”、“你说的太对了!”,对啊,这时候的爸爸,说话的目的不是话本身,而是为了通过说来获取他想要的接纳和尊重,既然如此,他讲了什么内容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他想要的东西。想起在您的课上,我发言很积极是不是?可您知道从前的我什么样?去面试话都讲不出来!有多久没当着那么多人面讲话,都记不得了。而在课上,我能感觉到老师们对每一位同学的关注,一个都不漏过,那种关注里面是接纳是关怀是宽容是爱,没有判断和挑剔,就这份默默的关注就让我很温暖很感动,让我有了勇气敢站起来,我就是要说,我要借这个机会把小时候那个自信无畏的自己找回来!我在说的时候,不管是您还是老古老师都会用肯定和鼓励的目光看着我,不停地点头,说“是!”、“对!”,没有一丝迟疑和伪饰,我真的好感动,我知道你们知道我需要接纳、尊重、鼓励、肯定,你们就毫无保留地满足我,谢谢老师啊,你们这个简单的动作,深深记在了我的心上,我从此明白这些会给予人多大的力量,我也要这样对别人。所以面对爸爸,不耐烦的时候,就会想起你们是怎样对待我的,我会继续振作起来,饶有兴致地听他讲下去,这背后的动力,就是爱。爸妈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难道连这么一会儿都坚持不了吗?

    渐渐地,爸爸话越来越多,虽然大多还是说教,但我很开心,因为他能说,就证明开始排毒了。趁他不在时我也多次跟奶奶讲一定要顺着爸爸,我们要共同努力帮助他,奶奶很理解也很支持。爸爸也渐渐感觉到了我们心里的接纳和尊重,慢慢放松下来,变得有安全感。一天他给我一本书让我学习,我一看是教人看破红尘放下无争那类的,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盘算:唉,爸爸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此时心灰意冷,方才看这种书,哪是看破红尘,分明是消极逃避,若这样下去,他的精神永远都振作不起来了,但我这时候万万是不能反对他的,否则将前功尽弃,怎么办呢?忽然心中灵光一现,带着撒娇的口气说:“好啊!你让我看什么我就看,不过我有个条件,”“什么条件,你说?”“你让我看一本书,我也要让你看一本书!”“嗨,这样啊!可以啊!什么书?”于是我拿出了《平凡的世界》。我是有理由的,此书描写黄土高原农民的生活,和爸爸当年插队下乡的生活情景如出一辙,那段时光是他一生最美好的回忆,常听他说起,此时读来一定倍感亲切;而且书中情感细腻朴实,正好对爸爸的胃口,他伤在情感,当然要用情感来疗愈——这也是课上学的啊:感性的问题要用感性来解决,情感问题先解决了,理性才会出现。对于爸爸这个阶段,根本不是讲道理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用一切情感的手段做补药,把元气补起来,然后智慧么自然就有了。哈哈,我觉得自己像个大夫,第一次给人开方治病,而且有种“成败在此一举”的严肃感,还是很紧张的呢!不过直觉告诉我没问题的,于是就放心下药啦!

    书给出去了,我表面若无其事,也不过问,其实心里惦记得紧。终于过了两三天,爸爸主动开始谈论了,说书很吸引他,感觉很亲切。我一听有门儿,暗自窃喜,嘴上却淡淡说“好啊!喜欢就好,慢慢看,后面更精彩。”当然他给我的书我也看了,而且很热切地表示很好看,还举出书中几个小故事说让我格外受启发,发表了一番感想云云——赞美要举出具体的事例,这也是老师教的啊,他当然很高兴。果然不出所料,爸爸越看越起劲,有一天竟然看过了零点放不下,他可是严格十点睡觉的啊!然后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时间讨论这本书,爸爸精神振作了,思维也越来越敏捷,说话有层次有条理有内容,语速也变快了,我高兴极了,也不停地夸奖爸爸,他还是不好意思,但已经比以前坦然多啦!有天他去趟外地,也带着书,晚上还给我发了条短信:“丫丫,书太好了,爱不释手,相见恨晚呀!令人浮想联翩,心潮起伏,难能平静,时而泪水涟涟,时而又喜笑颜开,自我陶醉。从字里行间处处可见路遥之心真细真柔真纯真善啊!这真是一部人生必读又甚好的教科书!原来普通之人如此这般才是真!再去田庄看那山那水那些人才是心中的净土。”(田庄是他下乡的地方)我甜甜地笑了很久很久,将这条短信珍藏。

    如同对我的改变,这本书同样改变了爸爸,我从心里感谢路遥先生。书看完爸爸还不过瘾,我又从网上下载了路遥的纪录片和他一起看,又从图书馆借了路遥的其他作品带回来,再配合着我和奶奶全力的情感支持,爸爸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我们父女之间已放下了之前所有的芥蒂,重新建立了亲密和信任的关系。后来有天我觉得差不多了,就轻松开心地把全脑的四种偏好和爸爸分享了一番,为此还专门做了个PPT课件呢!爸爸那时反应已经很快了,消化吸收得很好,我同时婉转地让他意识到她和妈妈有那么多的冲突,很大原因是思维偏好不同造成的,并不是妈妈本身不好,爸爸虽然没有全部理解,却也释然了许多。至于亲子课的内容,没有和爸爸谈太多,因为我觉得课上学的是用来自己实践的,不是给别人讲道理的,讲多了就失去课程本身的生命力了,再者亲子课的内容过于浓缩和精练,有如参汤,而爸爸状况尚虚,虚不受补,这时候喝参汤会承受不住也吸收不了的,还是我一点点稀释了以爸爸最好吸收的方式补给他吧。

    在老古老师博客上看到有学员分享《爱和自由》《夏山学校》这两本书,很感兴趣,也买来看,又是一番洗礼,后来又看了《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还有黑柳彻子的“小豆豆”系列,也分享给爸爸一起看,他看了也感触很深,这几本书都细致深刻地总结了人、生命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因果呼应,理性客观,同时深入人心,我们一起回忆、讨论各个家人的成长经历,终于一点点弄清了彼此的各种“病因”,也通过这个过程对生命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入准确的把握,看到有问题的人不再只纠结于他的现状,而知道分析原因,知道了原因,心中会更添一份柔软和怜悯,因为那时我懂了老师讲的“伤人的人一定是先受过伤害”。同时,我更加肯定了爸爸的优秀,他的感觉那样敏锐,即便几十年的痛苦也并未让他麻木,一旦有了滋养,恢复得好快啊!一个人的感觉恢复了,那就是活了,后面要怎样都行!我听爸爸回忆他小时候的喜好、做过的事,一边为他总结这是他的什么优秀特质,慢慢地帮助爸爸找回了自信,现在他也觉得自己不错,对自己的接纳度也高好多了。至于生不逢时,已经过了就过了吧,只要活得明白,怎样都好。爸爸还是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说多少年来从未感觉这样愉悦、舒畅、明晰过,这比进了土还不明所以要幸运多少倍啊!

    有天吃饭,爸爸一脸神秘问我:“你现在对赫本还感兴趣么?”我没明白什么意思,就淡淡地说:“还好吧,没有特别关注。”爸爸说:“哦,那就算了。”我一听马上提起精神,追问道:“怎么了怎么了?快说快说!”爸爸不好意思地笑了下,说:“哦,是电视预告,明晚会播出一集赫本的纪录片……”“嗨!那还有什么可说的,看啊!”我打断了爸爸。“呵呵,不过就是有点晚,十点才开始。”“那有什么关系!我陪你一起看!”“好好好,那就好。”爸爸很开心。绝代佳人奥黛丽•赫本是爸爸心中无可替代的女神,有这样的机会,我当然要力挺。结果那晚由于直播两会延长,我们一直等到十一点多才开始,但都很兴奋,佳人的倩影在屏幕闪烁,我偷瞄了爸爸几眼,他聚精会神,眼里闪着亮光,我的泪又一次悄悄涌上来,是的,那亮光无关乎欲望,我分明看到一个小男孩在看到一朵美丽的玫瑰花时的那种惊喜,他屏住呼吸静静欣赏,生怕打扰了她的绽放,那是生命中美好与美好的联通,那是爱的喜悦。爸爸说过,赫本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不仅容颜美丽,更美的是她那纯真干净、一尘不染的眼神和笑容,超凡脱俗,这才是无价之宝。这就是我可爱的爸爸,无论身处怎样的泥潭,永远有一颗高贵美好的心。

    就这样,伴着爸爸一天天的变化,我也顺利毕业了,也顺利找到了工作,相比之下,爸爸重获新生对我而言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说说妈妈,其实爸爸好起来了,妈妈那边要容易得多。开始电话还常听妈妈抱怨,以前我总会给她讲道理,现在也不这样做了,就是耐心地听,常常说“嗯,我理解你的心情。”,她想要离婚,我说“你怎样我都支持,只要你心里舒服。”当然不是例行公事地说,要付出真心投入真感情。后来她抱怨得少了,离婚之事也没再提。

    电视热播《爸爸去哪儿》,我觉得这节目做得真是太好了,分享给爸爸,没想到他竟看上了瘾,天天看,都重播好几遍了还看,还给我发短信:“深感童年时光可贵,遗憾那时没有好好陪你,很惭愧。”笑容和眼泪同时挂在我的脸上,老爸真是越来越可爱了。

    再后来,我对工作有了新的计划和安排,电话给爸爸说,然后就听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句话:“孩子,我支持你,去你喜欢去的地方,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和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只要你健康、开心、幸福。”我愣在原地,任由泪水肆意汹涌,一个字也讲不出来,那头爸爸“喂,喂,听得到吗?”当然,亲爱的爸爸,女儿不仅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刻骨铭心。

    今年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二十多天没有一次争吵,爸妈还是不怎么说话,但已经不再有对立的气息,对我而言这真是历史性的突破,年三十挥之不去的魔咒也悄然解了,我们一起过了一个平静、温馨、祥和的除夕。最逗的是爸爸要我天天单曲循环播放《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歌。就是这样,我心中很满足,很幸福。

    就这样,爱的暖流在我和爸爸妈妈之间越来越舒畅地奔涌,如今的我每当想起他们,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他们也渐渐学会爱自己对自己好,过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彼此关心但不忧心,我也再无后顾之忧地专心做自己的事业,终于体会到“家和万事兴”。

    看《疯狂原始人》,有太多太多共鸣的感动,借用影片最后一句来为自己结尾:“我们生活的世界依然残酷而危险,不过咕噜家族能应付,因为我们改变了规矩,不再被黑暗束缚。另外多亏了我爸爸,告诉了我们谁都能改变。”

        姜阳敬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

南老師說: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 南公懷瑾上師 講述 第四十二章 龜跡能卜空有迷 《宗鏡錄》第四十四卷,從這裡開始,講到生滅與不生滅的道理。 .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