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煩惱」與「菩提」 /胡松年老師

「煩惱」與「菩提」

/胡松年

      學佛的人經常會聽到,「煩惱即菩提」、「轉煩惱為菩提」等等佛學之術語,末學願就一己淺知,在此略作簡單的探討。

凡為眾生,皆有「煩惱」:

      六道眾生,隨時都會有某種程度不同的煩惱,在我們肉眼可見到的人道與畜生道的眾生,處處皆在煩惱之中。譬如說,小動物為覓不到食物而煩惱,又怕被大動物給吃了而憂心;兇猛的野獸,也需擔憂不能果腹,又害怕被獵人追捕;籠子裡養尊處優的金絲雀,卻限於牢籠,沒有自由而不能為所欲為,逃離牢籠的金絲雀,又擔心無能自我生存於曠野;窮人為三餐不繼而憂心,富人為其企業失去了競爭力而煩惱;兒女為了不能得到優良的成績而煩惱,而父母卻為了籌借子女昂貴的教育費用而擔憂;身處饑寒交迫,切膚之痛之時,固然無以釋懷而煩惱;即使身處歡樂之時,也會隱憂好景不常,無以持續;總之,所有的眾生,處於不同的階段,或多或少都會有不同層次的種種煩惱,幾乎沒有例外。

      其他各道(天道、阿修羅、餓鬼道、地獄道),我們一般肉眼不易看到,並不代表他們沒有煩惱,低層次的各道,惡業執著較重,煩惱亦重,層次高的各道,業力較輕,煩惱亦較輕。加之,生、老、病、死等帶來的基本煩惱,沒有任何眾生,或能避免,依福報的差異,而有不同層次的煩惱。換言之,沒有眾生,生來沒有不在煩惱之中的。

證道之果,稱為「菩提」:

      一個修行人,大徹大悟之後,證到了那個「不生不滅」、「即空即有」的本體,我們稱之為證得「菩提」,當然,這也是個權宜的說法,因為,「菩提」不屬「二性」,當然也不是與「煩惱」或任何東西相對的了,文字本身乃是「二性」之物,用以描述非屬二性的本體,的確難以週全,但沒有文字,眾生更難理解,於是「菩提」一詞應運而生。

      沒有「開悟」的人是不會真正了解「菩提」的,光是從文字或邏輯上去了解這個「菩提」是不夠的,因為它不是知識的成就,也不是功夫的成就,其乃智慧的成就,與生俱來,不假外求。「菩提」之真正內含,在此不必多表。

「斷煩惱」而得「菩提」:

      我們常聽到有些修行人,提到修行的目的是「斷煩惱」而得「菩提」,仔細推敲一下,這句話有些問題。

     「煩惱」何能斷?如果想以外力來斷「煩惱」,或壓制它,是不大可能做到的,「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澆愁愁更愁」,以石壓草,或能暫時有效,終非究竟。

     「菩提」也非可得,若想藉由任何方法,包括修持的種種法門,可以修得到一個「菩提」,也是欺人之談,「菩提」自性,一切眾生,與生俱來,隨時都在那裡,絲毫沒有動過,不會因為你的修行而增加一點,也不會因為你不修而有絲毫減損。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淨不垢、不增不減」的,也不是從外面可以求得到的,所以說是「無智亦無得」,「菩提」只能自內悟到它,不是可以外求得到的,否則,心外求法,就是外道,緣木求魚,永不可得。

      因此,「斷煩惱而得菩提」是個權宜的說法而已,並非究竟。

「煩惱」從何而來?來自一「心」而已:

      一件事情發生,會不會導致成「煩惱」,完全在於自己一心,心不隨轉,煩惱自然不起。心隨境轉,煩惱頓生。
      
      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心境,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譬如說,兩個賣鞋的銷售代表,到了非洲一看,發現非洲人都是赤腳的,一個心中想到:「完了!非洲人都不穿鞋,鞋子怎能賣得出去呢?」,因之而懊惱不已,深陷煩惱;另一個卻持有相反的念頭:「太好了!非洲人都沒鞋子,每人能買一雙,我就發了,市場的潛能無可限量呀!」,因之高興萬分。由此看來,正面而樂觀的心念,的確能減少煩惱的可能性。

      再舉一個平常的例子。我們一生之中,都會遇到些冤家型的親友,受盡其折磨,痛苦萬分,逃也逃避不了。一般人大致可分為下列三種不同的反應:

      第一種,是怨天尤人型。恨極對方,咬牙切齒,伺機報復,同時埋怨蒼天或上帝,為何安排如此。瞋火燎原,煩惱無比,無以自拔。

      第二種,是還債型。這種人相信因果,但比較宿命,認為前世欠債於人,現在他們是討債來的,欠債當還,自然是沒話可說的了,雖然身受痛苦,也只好默默地承受它了。

      第三種,是還願型。這種人也信因果,但卻有相當正面而積極的心念,認為這是過去世自己所發的願望,現在種種,只是自己了願的過程罷了。譬如說,相信前世自己曾經做了傷害他人之事,心中懺悔不已,但願來世做牛做馬來補償他人,現在這些人賜予自己的折磨,是來了卻自己過去所發之願的,理應感激歡喜才是,焉有瞋怨之理。或者,認為現在這些讓自己受苦的人,是特地來成就自己的,應該感激都來不及呢!這類型的人,雖然面對逆境,亦能以歡喜心,坦然迎之,實屬難能可貴的了。

      由此可見,煩惱的產生,不是來自引發煩惱的事實,而是來自一己的對治心境,這也是佛法所說的「一切唯心」的基礎所在。套一句老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事實上,一點不錯。

轉「煩惱」而為「菩提」:

      轉「煩惱」而為「菩提」,這個說法,高明了不少。許多修持的方法或做人的道理,多半在這個層面上打轉。
      
      導致煩惱的事實,業已發生,要想排除它,是不太可能的。煩惱來自一心,只要「對境無心」,不加任何執著,無罣無礙,自然煩惱不起。由此可見,轉化「煩惱」,非得從心地上著手不可,心轉了,「物」的影響就自然轉了,煩惱就淡化或消失了。事情發生了,心理拼命往牛角尖裏去想,「煩惱」之結就愈結愈緊了,不但無濟於事,更可能加深傷害。反之,「退一步海闊天空」,雖或不能完全沒有煩惱,至少可以淡化它,減少它的殺傷力。

      一個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並不僅僅在於盤腿打坐,而是在於起心動念處。用心若鏡,照天照地,了了分明,無論善念、惡念,只要一起,都能清楚了然,當然也包括煩惱的心念在內,看到了煩惱的心念,不須去壓制它,也無須去逃避它,而以一個正面積極的心念,去替換煩惱的心念,這也可以算是轉化煩惱的過程了!因此,真正的修行,須在事上修,如何修?就須時時綿密地觀照著自己的起心動念。由此可見,「觀心法要」的重要性了,任何修行的法門,到了最後,非得進入「觀心法要」的精髓不可,否則,成就將不會太大的。

      上述文字,僅僅牽扯到如何淡化「煩惱」,進而能不起「煩惱」。至於其是否成為了「菩提」呢?多半還不是,只可以說,進一步接近了「菩提」。

順境煩惱無形,阻力尤甚逆境:

      以上所提到的,還是著重於逆境發生時,心境的種種反應。事實上,一般人都不會注意到,在順境中,對「修行」產生的阻力更大。因為,逆境導致的煩惱,痛苦加身,顯而易見,令人知苦,知苦之後,方能入道。修行人在逆境中,刺激向上,知苦了苦,反而容易成就。

      面對順境,很少人會不動心的,一句恭維的話,往往會令人飄飄欲仙,心生歡喜,而自鳴得意了,殊不知,卻也種下了墮落之因,我慢貢高,不求上進了。這種不知不覺而無形的煩惱,對修行人來說,更是障道的了。所謂「富貴修道難」,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富貴之人,福報太好了,在紙醉金迷的順境中,多半會迷失了,焉能向道學習?

      逆境中的明槍尚且易躲,順境中的暗箭卻實難防!順境中,有許多無形的陷井,比逆境還要可怕得多,修行人更應臨深履薄,不可輕忽。

「煩惱即菩提」:

      大徹大悟而證得「菩提」的大修行人,才能真正做到「煩惱即菩提」。身處萬有的「二性」世界裡,放下了所有的執著,用心若鏡,所有「二性」的東西,身處其間,一概不沾,不僅是煩惱不沾,凡屬二性的種種,如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生、死;淨、垢;好、惡;等等,皆不執著,不執著並非逃避它們,只是心中如如,清清楚楚,但不隨之而轉,不為二性所困,煩惱自然不起,故說「煩惱即菩提」,蓋因「煩惱」無從生起之故也。

      到此境地,遇逆境不起瞋心,遇順境亦不為歡喜所迷,雖日理萬機,卻能了了分明,從容中道,心中如如,隨時與「般若」本體相應,穿梭於萬有二性之間,自在自如,不為境轉,執著不起,心無罣礙,對他來說,不僅「煩惱即菩提」,生死也是菩提,四大也是菩提,正法是菩提,邪法也是菩提(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乃至所有二性之事物,皆與「菩提」無異,何止單單「煩惱」一項?這是大乘菩薩入世的「即空即有」境地,亦是不二法門的精神所在。

      但在沒有證到這一步之前,「煩惱」免不了,既有「煩惱」就不是「菩提」。「煩惱」還是「煩惱」,「菩提」從未動過。如若妄談「煩惱即菩提」,就易落於自欺欺人了。

      膚淺之見,恭請賜正,謝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afa0e0100mic6.html

-1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古國治 先生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 古國治 先生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 清淨境界與夲來清淨,乃一念之差,一線之隔,若不悟透,則相差十萬八千里!修行就是回到原來!清清 .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