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對「國學熱」「書院熱」的冷思考(全文)|馬宏達 先生

書院文化與南懷瑾先生教育思想研討會.jpg
2014-10-17 09:04

對「國學熱」「書院熱」的冷思考 (全文)

|馬宏達 先生

   (本文是2014年9月20日,馬宏達先生在上海「書院文化與南懷瑾先生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經作者修訂增補),文章較長,仍值得大家專門找時間,靜下心來研讀——近期,好多大學都在按西方漢學理路辦國學院,內聖不習(學術化),外王不用(史學化),所以現在對「國學熱」進行冷思考很及時,很重要!)

    剛才聽了諸位前輩、先進的發言,很受感動!聽了小琳姐、小文院長和音樂家們懷念南師的琴音,不禁動容。

    今天會議的主題很大,但時間有限,我略談一點不成熟的想法,請各位指正。

一個公案

    首先聲明,主持人介紹我是南師的秘書,實不敢當,我遠不夠格。我不過因緣際會,有幸在南師身邊,聽命做一點雜事而已,做得也不好。同時,我也不算南師的學生,遠不夠格。我們同學有句話,叫做「南師是我們大家的老師,但我們不算他老人家的學生。」

    其實,不論見沒見過面的,受益于南師的人無數,大家都尊稱他為「老師」。可南師卻說自己沒有學生。為什麼呢?這是一個公案,一個話頭,值得參究。根據南師自己講過的話和我對他老人家的理解,可從幾個方面理解這個問題:

    一則是南師謹記「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謙沖自牧,永居學人之位。
    二則是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內在修養。
    三則是他對學生的要求很高,要文武全才,既能「上馬殺賊,下馬露布,下筆千言,倚馬可待」,又要入世出世兼通,古今中外兼攝,既能入佛,又能入魔。要通達人情世故,做人做事要對。要學以致用,不能書呆子氣,內可安心自在,外可安身立命,經綸濟世,乃至安邦定國,等等。至少像他一樣,比他高明就更好。

    大家聽了這個標準,一定感到不可思議。我再講兩點,或者有助於理解這個公案。其實透過這個公案,可以管窺南師教育思想與教育手法之一斑了。

    禪宗有句話,「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即使見地與老師一樣高明,功德、經驗比老師還差太多,要經過長期修習磨礪才行。見地不是思想,而是真智慧。思想叫見解、知見、知解。見地超過老師,經過老師傳授經驗教訓,就有希望快一點趕上老師的境界。這樣,才有希望使一代不比一代差,還可能做出青勝於藍的貢獻。否則,難免一代不如一代。這是禪宗的教育思想,其實也適用於其他很多領域。當然,這種「學生」,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生了。一般意義上的學生,南師有太多了,各領域各階層都有很多。此其一。

    再比如說,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他們的徒子徒孫們,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才,也在傳承著他們的學說,但是有誰比他們更高明更全面?一代更比一代強?恐怕是一廂情願!固然有很多徒子徒孫創造出很多豐功偉績,但是亦步亦趨的,依文解義的,食古不化的,老死句下的,脫離實際的,高推聖境的,學用分離的,知行不一的,牽強附會的,乃至誤解、曲解、歪嘴念經的徒子徒孫也不在少數!都說是祖師爺的學生,傳承來傳承去,不知不覺間,搞得祖師爺們面目全非,反受其累。而這些大祖師們,當初誰也沒要搞個門戶出來,只是隨緣教化而已。徒子徒孫們弄巧成拙,搞個門戶出來,把本來文責自負的事,變成了一本族群連帶責任的糊塗賬。結果徒子徒孫們出了問題,牽連祖師爺被誤會乃至被打倒!這個歷史的因果,非常值得反思。此其二。

    自然科學技術領域,比較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更進步。人文領域不然,人文領域的知識積累好辦,吹吹牛好辦,培養一般人文素養也還相對好辦,真境界就難了!真境界不是知識,而是從根深蒂固的內心煩惱困惑中解脫出來,從做人做事實踐經驗的陶冶錘煉中來,靠的主要是自立自覺,無法偷巧,不是站在聖賢肩膀上就自然成長了。這個道理,古今中外沒有兩樣。

    所以,南師反對門戶之見,說沒有南門,沒有學生,這裡面的道理很深。

    南師走後,據我所知,有很多同學是加倍努力自強的,很多在默默地做貢獻,但也有真的假的「學生」「弟子」,出了不少狀況。其實老人家在世時,已知道有人打著他的旗號在外面說事兒了。就像《西遊記》那些妖怪一樣,不少是在神仙那裡沒修好的,跑到外面作怪。或者曾在外面作怪的,被神仙收了去,沒修好又跑出來作怪。所以老人家乾脆否認有「南門」,否認有「學生」,兩個否定,乾淨俐落,一石多鳥。他說誰受益誰知道,不必標榜這一套。現在,我越看越覺得老人家英明!這兩個否定,包含了多層道理,既吸收了千古經驗教訓,是對中外歷史文化的一個嚴肅反省,是對學人的永遠鞭策!同時,也是一個總的聲明——提醒社會上不要受「門戶」「師生」觀念的騙。任何人的言行文章,責任自負!不管真的假的「學生」,做對了是應該,值得鼓勵;做錯了,乃至自欺欺人,欺世盜名,自己要承擔責任,做老師的可負不了這個責,也管不了。

    乃至包括現在或未來,對老師學術做詮釋與解析的,嚴格說,也只代表研究者個人的認知,未必代表老師的本意。古今中外的學術思想,絕大部分偏差,就出在傳承、弘揚、注解、詮釋或解析的環節上。嚴格說,所有的注解都只代表後人的研究與認知,是否符合作者本意,是否將其本意全部而正確地解釋出來,都是問號,除非作者本人表示認可。這些道理,適用於儒釋道,也適用於古今中外各宗教、各學派。這是對學術與教育思想的反思了。再譬如說,現在發現網上有些熱心讀者,從南師講課的錄音錄影自行「整理編輯」流傳。他們不知道,南師對整理講課內容是非常謹慎的,他反對擅自整理他的東西發表。現在這些網友的熱心,恐怕反而幫了倒忙。

對南師的認知

    再譬如說對南師的認知。很多人,甚至包括很多熟悉南師的人,都認為他是佛教人物,認為他專門提倡打坐修行的,或者認為他專門提倡傳統文化的。其實這些都是誤解。

    他對儒釋道,諸子百家,乃至古今中外各家學問,也包括西方宗教與科學,南師是一視同仁,「自他一體視」的,都尊重,都重視,如同中醫對藥材的看法一樣,一視同仁。每種藥材都有用,關鍵看怎麼用,用對了救人,用錯了害人。所以,他注重學以致用,注重實證,注意每種學問對世道人心、對人類的當下與未來,有何利弊作用。他各領域各方面的朋友、學生也多,外國學生也不少,都是一視同仁的。南師當年在輔仁大學做教授,還是余斌樞機主教(輔仁大學校長)禮請他去做的。

    幾十年前,南師就成立了「東西精華協會」,旨在推動東西方精華文化的融合,以期增進東西方的理解與融合,減少人類未來的衝突與劫難。南師也說過,他不是佛家、道家或儒家,如果非要歸類,大概算是「雜家」吧。但不是呂不韋那個雜家,而是平等尊重古今中外一切學問,廣聞博采,兼收並蓄,一視同仁,而且對新生事物一直保持著關注。教育上,他是因材施教,因緣不同,即使問題類似,答案卻是不同的。因緣際會,佛家的講得多了一點,使人誤會他是佛教人物。其實儒家、道家的也沒少講,政治、歷史、軍事、韜略、易學、醫學、文學乃至武功等等,也講過不少。

    關鍵的還不是講,而是用。日常生活、為人處事、接人待物,他處處是風範,這是他的身教了,這就是「人師」的榜樣力量。接觸過他的人,每每油然而生敬意與歡喜心,自然被他打動,受到深刻影響。南師所講的,其實是他的人生經驗與智慧心得,是學以致用,不是咬文嚼字,空談理論。而且南師講話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很接地氣。講課有很多的借題發揮與經史參證,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在他手裡,重新煥發出博大精深的燦爛光芒,吸引了無數人士重新看待與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其中也包括李約瑟、彼得•聖吉、戴思博等等國際著名學者,也使廣大華人讀者們重拾文化自信心。

    說到佛家,想起第一次世界佛教論壇籌備時期,小文院長(彼時是國家宗教局長)來恭請南師參加論壇,南師和他開玩笑說:「我不信宗教,我只信睡覺。」何出此言呢?南師講過,佛教、佛法、佛學、學佛,是四個不同的概念。佛教本來是佛陀的教化教育,後來被搞成宗教化了。當然,宗教有其社會功能,人們往往需要宗教來寄託思想感情,減少煩惱不安,也可生起敬畏之心,沒有敬畏之心就會肆意妄為。進一步,還可以深入研究其中蘊含的哲理。佛法,是覺悟宇宙生命究竟本來的實證方法,不是宗教,是個大生命科學與認知科學。佛學,是學理知識歷史知識的研究。學佛,則是以釋迦牟尼佛為榜樣,去實踐生命的覺悟與自覺覺他的行履。南師更注重的是佛法與學佛,注重智慧的覺悟與煩惱的解脫。打坐只是身心修養的方法之一,各家有各家的打坐方法,全世界有近百種打坐方法,不只佛家有,可是內容如何呢?很多的不同。他說過,打坐是小事,如果人們整天只幹這個事,那就亡國了!他不是專門提倡這個。

    南師有一首《狂言十二辭》,是中年時寫的,已經為自己的一生做了概括:

        以亦仙亦佛之才,處半人半鬼之世。
        治不古不今之學,當談玄實用之間。
        具俠義宿儒之行,入無賴學者之林。
        挾王霸縱橫之術,居乞士隱淪之位。
        譽之則尊如菩薩,毀之則貶為蟊賊。
        書空咄咄悲人我,弭劫無方喚奈何。

    「王霸縱橫之術」,代表了王道、霸道、縱橫家等等治國安邦的學問。他幾十年前就說過,現在的國際,是新戰國時代。他對政治家講的是《陰符經》《戰國策》《太公兵法》《長短經》《資治通鑒》……以及中國和世界歷史等等,他還編纂過《正統謀略學彙編》一套五十冊三十種著作,都是治國安邦的學問。

    至於類似修建金溫鐵路、協調海峽兩岸、支持收復香港等等,對國家民族現實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所做的功德,他默默做了很多,外面不知道而已。

潑點冷水

    說到書院,還有時下的國學熱,很抱歉,我可能要潑點冷水,或者叫淬火也可以。

    前天與同學聊天,我開玩笑說,用庸俗易懂的話來說,鴉片戰爭以來,我們數十年屢戰屢敗,陸續經歷了「找不著牙,找不著北,找不著魂」的階段。「找不著牙」,是指多次戰敗,滿地找牙,失去了自信,陷入深深自卑和自我懷疑之中。於是進入「找不著北」的階段,尋找方向,尋找道路,一直到「摸著石頭過河」,乃至到今天,還在探路、鋪路,也可以說是邊尋找邊開創道路。同樣因為失去了自信,失去理性,徹底否定了自己的歷史文化,民族失去了精神源泉,「找不著魂」了。到今天,還沒有跳出「找北」、「找魂」的階段。但是,百年來,已經有了非常偉大的進步。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口,那麼長的時間,陷入那麼多那麼大的危難,能翻身站起來,開創今天這個局面,艱苦卓絕,代價巨大,成就也非常偉大,人類史上絕無僅有!從中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生命力!誰也不可能吃掉她。

    新文化運動徹底否定歷史文化,固然偏激極端了,但也的確有其歷史的因果道理。怎麼講呢?舉例說,比如儒家,孔孟本人是文武合一,經世致用的。到了秦漢以降,經學逐漸興盛,逐漸演變到後來,發生三個偏向:

    一個偏向,是一部分知識份子越來越專業化,也越來越學術氣、學究氣,乃至書呆子氣,與經世致用越來越脫節,越來越不接地氣,越來越脫離實際了,變成了腐儒、書呆子。
    第二個偏向,發生在出仕做官的部分人身上。出仕做官本來的宗旨是為國為民效力,但一部分人被利益誘惑,異化了,變成了「小人儒」。當然,好官也很多了。
    第三個偏向,一部分人,只講修身養性,不論經綸濟世,更不注意世界上其他很多國家的狀況,進入自己造的象牙塔了,閉門造車。

    這是專講走偏的情況。這些偏向,對國家民族有什麼樣的歷史因果作用呢?很值得檢討。今天的知識份子,不只中國的,雖然不是儒生,是否也有類似的問題呢?再比如,宋明理學以來,「存天理,滅人欲」的偏頗闡揚,以及片面強調「心性」修養,過猶不及,使很多人越來越自抑而文弱化,失去蓬勃的活力。「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錯誤不能再重演了。

    再比如道家的學問,本來從天文地理到人文哲學、醫學、政治、軍事、經濟、科技,都有很多寶貴內容。到了漢代以降,形式逐漸宗教化,內容狹窄化,愚民色彩也漸漸附加上去。再加上司馬炎以來,錯用對「奇技淫巧」的態度與政策,使得科學技術的生機受到長期抑制。當然,科技發達,若無定慧之力把握,的確容易反受其惑。如同「神通」若無定慧主宰,反而變成「神經」。但你無法禁止其他國家發展科技啊!到頭來還不是被人欺侮。所以,不可因噎廢食,而應促進科技研發,同時加強道德與定力慧力的修養。

    再比如佛家,從傳入中國不久,很多人就把求保佑求福報求神通,當成佛教的功能。梁武帝蓋了很多寺廟,「南朝四百八十寺」,達摩祖師卻說他只是修人天福報而已,與真正的佛法不相干。可是求保佑求福報求神通,是近兩千年來大部分接觸佛教者的通病,只有少數人深入研究真正的佛法。今天還是如此。固然,主要歸因於人們根深蒂固的見思惑,貪嗔癡慢疑與惡見等等困惑,但是負責教育引導的人們,也應檢討自己的責任。比如佛家講的因果報應,流行的解釋不知不覺中,已經脫離了佛法的本義,片面強調宗教化「神道設教」的一面,忽視了平凡化,與現實密切結合的闡揚。其實,現實中無處不是因果關係,科學、法律、醫學、經濟、政治、軍事、心理學、哲學、衣食住行……任何學術、任何領域、任何事情,無處不是因果關係。還有,片面強調自作自受,忽視了「別業」與「共業」合參,使人自我反省懺悔尋找內因的同時,也誤會一切苦難全都是自找,一切侵害別人的仿佛都是「討債」的,似乎合理合法了,這就是誤導了佛法,不知不覺間也變成了愚民。長期如此,會造成人們逆來順受、麻木不仁,是非標準模糊了,變成胡慈亂悲,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了。

    再比如,古今中外,人們都喜歡神通,把這個妄想和欲望投射到偶像身上,想像佛菩薩或者上帝、聖人的神通廣大,高推聖境,偶像崇拜,變成了不切實際的自欺欺人,與真正的佛法毫不相干。佛法的重點在於體會覺性,從我執法執的困惑中解脫出來,而不是神通。很多阿羅漢也沒有開發神通。佛禁止弟子們以神通惑人,孔子不談怪力亂神,為什麼?沒有真正智慧與定力,跟著神通走,一定會變成「神經」。你說大目犍連神通了得吧?經典記載他預測的也有多次不准。其他一般的就更不要談了。一旦你陷入這個喜好,會變成顛三倒四,失去正常判斷力,會被江湖騙子牽著鼻子走。我們看看時下有沒有這個問題呢?

    以上簡單檢討儒釋道三家,經過兩千年來偏差的「弘揚」,產生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歷史因果,就不難理解新文化運動乃至文革「破四舊」對傳統文化的態度了。當然,這些態度不足取,偏激而極端,非理性成分大,把偏差的、曲解的、誤導的當成了本來。南師有個比方,「倒洗澡水,把孩子也一塊兒倒掉了」。但是其來有自,有其歷史因果。帝王將相儘管有責任,但是千古以來,以傳播文化為己任的知識份子們就沒有責任嗎?道長們法師們沒有責任嗎?責任恐怕不小!

    南師所闡揚的傳統文化,基本路線是回歸原點,儘量回歸其本來面目,拋開兩千年來的偏頗,恢復其活潑潑的生命力,恢復其偉大的精神與氣派。他以自己獨到的闡揚與發揮為其增色,與安身立命經世致用密切結合。而且不止于恢復傳統文化的精華本色,還主張古今中外合一,張開懷抱兼收並蓄。利國利民的同時,還要利益全人類。這也是他的文化教育思想啊。

    值得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乃至探究傳統文化。國家也在百年以來,正式為傳統文化正名,提出弘揚傳統文化的精華。這都是值得欣慰的事。我看眼下習先生所做的,還真有點王道、霸道、縱橫家、儒釋道法並用、古今中外並重的味道呢!所以說,傳統文化不是用來吹牛騙人做花瓶的,應當用於安心安身立命,協和群倫,經綸濟世,安邦定國。

    但同時也應看到,「國學熱」方興未艾的同時,上述跑偏的問題也沉渣泛起,真精華的東西倒不多見。要麼「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要麼尋求神通、追求神秘、迷信偶像、自欺欺人,要麼書呆子咬文嚼字脫離現實,要麼空談理論與身心性命安身立命經綸濟世無關,要麼閉門造車不接地氣,要麼困于文字不能領會背後精神活學活用,要麼用西式思維張冠李戴生搬硬套肢解曲解誤解中國歷史文化學術,要麼學了現代教育的商業化毛病,跟商業利益捆綁,高收費,更加重了異化色彩。這種「熱」,屬於元氣不足,虛火上升,濁氣上揚,陰陽錯亂。

內聖外王與無為而治

    說到這裡,想到「內聖外王」這個詞,當代很著名的大學者也把「外王」解釋為做帝王,這是很遺憾的事。「內聖外王」,是莊子講出來的,儒家廣為提倡。「內聖」是內在修養以聖賢修養為榜樣;「外王」是外用,「內聖」修養的外用,遇到什麼環境與情況,就自然反應出來的外用。任何人都可以走這個路線,不只是帝王。
內聖外王換句話說,就是《大學》講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換成老子的話說,就是「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可是很多學者都把「無為」講成了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做就天下大治了?還真有人相信呢!佛法傳到中國,借用了道家的「無為」來表述真如本性,稱作「無為法」,與「有為法」相對。有為法是緣起的,是說任何事物的存在,以種種條件為前提,條件變了,事物也變了,無常的,沒有固定不變的事物,所以叫「緣起性空」。「無為法」是不以任何條件為前提,本來就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道法自然的。「道法自然」的「道」,代表宇宙萬物(包括生命)的本體,「自然」是本來如此,不以別的條件為存在的前提,不是「大自然」的意思。佛家講無為法才是道,才是佛法求證的目標。有為法不是道,只是道之用。佛法中譯時,借用了道家的「無為」、「道」,還借用了儒家《大學》的「靜、慮、定」,等等。換言之,道家的「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用佛家的話說,等於真空妙有,內證菩提正覺,外行菩薩道。菩薩道不拘任何形式的,不會特別標榜什麼形象或身份,完全靈活自在利他的,什麼領域什麼身份都可以行菩薩道,也即「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道家講的「清靜無為」,等於佛家的「心無掛礙」,不受自己思想情緒知識觀念成見的騙,不受教條主義、形式主義、本本主義的騙,不受身體的騙,不受一切有為法的騙,如此才可以靈活地創造性地隨緣利他,隨機應變,經世致用。可以說,「實事求是」是「無為而治」外用的一種,但還沒有深入到不受自己思想、情緒、身體以及一切有為法的騙。

    我們再看《論語》裡面說什麼,「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什麼意思?孔子已經修養到斷除了四種毛病,這四種毛病我們每個人都有,是我們煩惱困惑的根源。「意、必、固、我」,用佛家的話來解釋,就是「我執、法執」,是困擾我們證得「無為法」的根本無明煩惱,是「心有掛礙」。佛家修行證果的標準是什麼?不是禪定,不是神通,而是破除我執、法執。貪嗔癡慢疑惡見等等「見思惑」是由我執法執而來。孔子破除這些困惑了,當然,是否究竟功德圓滿不知道,但這是「內聖」的標誌。「外王」,孔子的教化就是他的外王,他的菩薩道。

    其實在儒道等百家共同尊奉的經典《易經》中,有這個理念。乾卦中有個「用九」概念,坤卦中有個「用六」概念,歷來有很多種注釋,東漢道家的魏伯陽也有種看法,與其他家注釋大不同。他在《周易參同契》中說:「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這與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內聖外王、真空妙有、菩薩道等理念是相通的。「二用」就是「用九」、「用六」。「無爻位」,不屬於任何一爻,不在任何一爻的位置上,空靈的,清靜無為的,心無掛礙的,因此卻可以「周流行六虛」,可以變通為任何一爻,可以用任何一爻,可以妙用無窮,無為而無不為。

    所以你看儒釋道乃至其他各家學問,其精華是非常多的,非常偉大!

佛家的寶貝

    再比如佛家,我們先不管「悟道」「禪定」「神通」這些大家習慣盯著的、很嚮往卻又搞不大清的、習慣了高推聖境的東西,單是以下四個方面,就已經對人類很有貢獻,有無限的慧思啟迪了。而這四個方面,恰恰是古往今來容易被大家忽視或誤解的東西。

    其一、對人性的解剖。人的本性是什麼,習性是什麼,弱點在哪裡,優點在哪裡,起心動念電光石火之間已經觸發根深蒂固的困擾困惑是什麼,思維思想情緒是怎麼欺騙自己的……古今中外各家學問,包括現代心理學在內,沒有比佛家解剖得更深入詳細。可惜,這些學問埋沒很久了。即使學佛的,包括學法相唯識的,大多也沒有真的反觀自照體會這個。不能深入體會這個,不會瞭解自己,不會瞭解人,不會瞭解眾生。研究有關人類社會的各種學問,不論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不可能有扎實的基礎。

    其二,是佛家對覺性(知性)的學問。不論五官身體的感覺還是心理的知覺、思想、情緒如何變化,也不管五官身體健康或者病壞,其背後的覺性(知性),都沒有隨著所覺所知而變化,這個覺性(知性)超越了所知所覺的無常。且不說依此覺性可以超越生死,也不理什麼「悟道」「見性成佛」的觀念,只要學人切實體會,反觀自照到此覺性,便可從當下的煩惱困擾中解脫出來。當然不是一勞永逸,因為無始以來積習太重,需要不斷地覺照解脫,念念「善護念」。漸漸練習,就會越來越自在,越來越接近「心無掛礙」,接近「清靜無為」的內聖之道。管他聖不聖的,悟道不悟道的,這些觀念都拋開。每一個當下,反觀覺性,覺照有為法無常,從而解脫執迷煩惱的困擾,解脫我執法執的迷惑,就是觀自在,就是得大自在,就是淨土,就是無為無掛礙。《心經》講什麼?「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超越無常與死亡的無生滅的道。

    其三,因果觀。

    其四,緣起觀。

    緣起觀與因果觀關聯,從不同角度闡發。既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是智慧的方法論。它使我們看問題,更切近事物的本來面目,更機動靈活,少犯刻舟求劍、張冠李戴、盲人摸象、教條主義、本本主義、自我中心、書呆子的錯誤。

    這四個方面,在我另一篇報告《思維的陷阱》裡面有更多闡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原文位址:思維的陷阱之一:http://www.hengnanshuyuan.com/ProductView1.Asp?ID=42 思維的陷阱之二:http://www.hengnanshuyuan.com/ProductView1.Asp?ID=47 )。

    佛家至少在上述四個方面,對人類文化有重大而且可以普惠的貢獻。其實禪定也是佛家寶貝之一,但是大部分人不可能深入,淺嘗輒止而已。禪定與儒家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相通的。玄奘法師翻譯禪定時,就用了儒家的「靜慮」,「靜慮」也就是「止觀」,有了成果就叫做「定慧」。諸葛亮講「寧靜致遠」,也即是初步的止觀與定慧。

    佛家的世界觀對現實也很有參考價值。比如他說我們這個世界,屬於娑婆(堪忍)世界中的欲界,是五趣雜居地,凡聖同居土,這裡不是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天。這裡的眾生,貪瞋癡慢疑習氣頑固,各種錯誤觀念似是而非的思想很多。所以提倡修行或修身養性沒錯。但同時也要知道,我們不是活在象牙塔里,不是活在淨土世界,叢林法則的幽靈常徘徊在這個世界,所以必須重視安身立命,重視經綸濟世,安邦定國,重視防範侵略,重視瞭解國際政治、經濟、科技、宗教等等各種動向。保護自己與維護正義秩序,不是靠修行和仁義道德就能辦得到,還要靠「十八般武藝」,靠各種實力。換言之,在佛家看來,我們這個小世界不太平,也不會太平,永遠有各種憂患出來,因為我們這個世界就是由無明困擾的眾生組成的。而教化、修行,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因為這裡的眾生「剛強難調」,很難教化的,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指望通過提倡修行修養或者講究仁義道德,就可以締造一個現實淨土世界,天下太平,那只是對人性缺乏深入瞭解,對自己也缺乏深刻認知的浪漫願望。但是,不提倡修行修養禮義廉恥更不行,不提倡法治也不行,會墮落得更快更厲害,我們這些年已經嘗到了這個苦果。

    這是以佛家為例而言。儒家道家以及其他諸子百家,本來的精華寶貝也是很多,塵封已久,有待於大家去發掘。

    不少人說希望中國文化將來為世界做貢獻。其實中國文化千古以來,已經為全人類做出巨大貢獻了,還不談四大發明七大發明等等,先哲的思想、文官制度、科學技術、生產生活方式等等,都影響了世界。而且中國人口本來就占世界幾分之一,對中國做出貢獻,也就是對世界做出貢獻。中國古代還曾長期領先於世界,卻沒有像近代西方一樣發動殖民侵略掠奪世界,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中國文化,否則世界歷史早就改寫了。

重振「禮」的精神

    再譬如「禮」的問題。今天會議中,幾位老部長都講到,現在我們全民缺乏禮的修養。的確如此。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一些地方,還保留有中國文化儒家「禮」的影子,但是各有不同。日本的「禮」很好,是儒家禮教的延續,但是也走向了「禮」的反面——煩。禮太過分了就是煩了,自己麻煩,別人也麻煩。而且禮的精神是誠敬,誠懇恭敬,搞到繁瑣而煩惱就過猶不及了,也會虛偽了。《禮記•經解》對「詩、書、禮、樂、易、春秋」有正反兩方面的提示。這個在南師的《論語別裁》中有介紹。所以恰到好處很難,基本都是過或不及。譬如今天若要恢復禮的教育,是否要完全按照古禮的內容去恢復?不一定。古禮也有歷代變遷啊,時代因緣變了,社會生活結構變了,禮的誠敬精神可以繼承,表現形式卻要變通了。變則通,通則久。乃至在新的禮儀形式確定之前,先提倡禮的精神——誠敬,每個人恢復誠敬的精神,敬天、敬地、敬人、敬事、敬業、敬物、敬一切,也不拘泥於形式。大家以誠敬的精神出發,每天這樣開始,整個社會國家的局面很快會不同了。重要的是,每個人要從我做起,從改變自己的言行做起,做個榜樣,而不是僅僅批評別人,那才有希望。

    又比如對「仁」解釋,現在普遍解釋為「愛」。孔子答覆樊遲問仁,的確是說了「愛人」。但他答覆別人問仁,又各有不同,不僅是因材施教,而且是因時因事施教。《論語》裡有一百多處談到仁,各種角度,各種不同的表述。「仁義禮智信」都不是那麼簡單而狹窄的概念。止於字面狹義地理解,用佛家的話說就是「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依莊子的看法,文字已經是糟粕了,真精華不在文字上。

書院的嘗試

    講到書院文化。現在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很多「書院」。但都不是古代的書院了。不是說古代的書院就一定好。古代的書院,當然也有其問題。任何時代,對任何事物,都不應想像得完美化。古代的書院,是樸素的教育,也反映了教育的本來面目。有學問有成就有經驗的人,願意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而另一部分人也願意來學習,這就是教育樸素的本來面目。古代的書院,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老師與學生之間,不是如現代一樣,只是知識的傳授,而是還包括了身教,老師自己的行誼做派就是活的榜樣。現代的書院,在這方面,未必來得及追上古代。但是,心嚮往之,也是可敬。尤其現代緊張的生活節奏,新的生活方式,幾乎不會有老師或學生安心寂寞做學問,但卻可以走分享互動成長的路線。分享、互動、包容、尊重、成長,也許可以成為當代書院目前的路線。

    當代書院,還在蹣跚學步的階段。雖然蹣跚,卻有希望。如果成長在歷史文化的精華中,成長在兼收並蓄、胸懷天下古今中外中,可能成長為健步如飛、頂天立地、繼往開來的青壯年。但如果淹沒在沉渣泛起或者各種狹窄偏頗的路線中,就會夭折,變為歷史的歎息與遺憾。「國學熱」亦然,如果虛火與異化氾濫不止,那就是歷史的笑話與遺憾!

    我這些語無倫次的話,只代表我自己目前的幼稚想法,不代表任何人,明天變了也未可知,希望是杞人憂天危言聳聽。主辦者一定要我來發言,我很惶恐,不知道應該講什麼,所以再三推辭。但因為是紀念老師,所以來了,結果還是安排我發言,只有硬著頭皮開口了。聽了剛才大家的發言,有感而發。講錯了只好請大家原諒,諸位不要當真。反正我不算南師的學生,所以也不會給老人家丟臉。一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南老師說: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南懷瑾先生 講述    宗誠師:目前下功夫先以修止為目標。 師示:你修止用什麼方法?   宗誠師:本來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