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也談「發心」|胡松年 先生

也談「發心」

胡松年 先生  (2015-11-11)

  「發心」二字,我們日常生活中,時常會聽到,譬如說,某人發心資助千萬元給貧困地區蓋學校;或某人發心捐贈諸多的救濟物資給某區災民;或某人真發心全心全力地投入某慈善事業;或被人問道:「先生(或女士)請您發個心幫助這些苦難的孤兒吧!」;……等等。簡言之,其意不外乎發起一些慈悲心,來做些出錢出力之「布施」善行。這是一般人多數人,對「發心」二字的看法。

佛經中所述的「發心」

  佛經中也常提到「發心」,其全譯之名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般簡稱為「發菩提心」。 南公懷瑾恩師在《金剛經說什麼》曾解釋過:『「阿耨多羅」這四個字是梵文,中文勉強譯為「無上」,至高無上。「三」這個音就是正,「藐」是等,平等。菩提是覺悟,連起來就是說要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

  但是文中的「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不能包涵全部的意義;如果就其意義翻譯成禪宗的大徹大悟,還是不能包括完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包括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由世俗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在行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是菩提心,入世救一切眾生;在理上是大徹大悟,超越形而上的本性之心。所以「三藐三菩提心」意義很多,只能保持這個原文的音,讓後世人自己去解釋了


  南師的說明,已很清楚,簡言之,「菩提心」在心性上,已達明心見性而大徹大悟之境地,在行願上,也具足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濟世胸懷。

「菩提心」為體,「大悲心」為用,「清淨心」為相

  南公懷瑾老師,在其《圓覺經略說》中,講述得真好,他說:『我們經常聽到佛教的朋友們說發心,一般所說的發心,不外乎出點錢出點力,這是發小的心。經典上常說發菩提心,什麼是發菩提心?大徹大悟而成佛,這是真發心。發菩提心又叫發大悲心,真開悟成道的人沒有不大慈大悲。真開悟了,才可以無我,才可以犧牲自我度一切眾生。大悲心是菩提心的行用,菩提心是大悲心的體,那麼,菩提心的相呢?就是「圓覺經」此處所講的清淨心。諸大菩薩雖然在大慈大悲中,自性卻是清清淨淨。菩提者覺悟也,悟了道,得了清淨心,才進入大慈大悲菩薩道。

  「菩提心」為「體」、「慈悲心」為「用」、「清淨心」為「相」,這樣簡單而圓融的解說,令人不禁拍手讚嘆不已,事、理通透的大善知識,簡單幾句話,就是不同凡響。比起一般佛學辭典對「菩提心」的解釋,要清楚了然得多了。

  看 南師的著述,像這種小地方,常常都是寶。

「菩提心」如何發?

  如前所述,「菩提心」即「正等正覺的心」,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説:真照無邊說似他

南老師説:真照無邊說似他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 我們的妄念來來往往,生生滅滅。但是,你知道哇!那個「能」知道它生滅,「能」知道它煩惱的,他本身並不煩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