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師門內外之我聞我見丨胡松年 先生

師門內外之我聞我見

胡松年 先生 (2016-06-20)

頓失太陽,星散一片

  南公門下,原本亦多各自為政, 南公生時,有如太陽,凝聚向心,如今太陽頓失,向心不再,又呈一片散星。

  當初 南公近身之門下,跟隨 南公學佛,已有數十年,如今,卻私欲薰心,而致對簿公堂。學佛一輩子,學歸何處?前輩們,醒醒吧!莫再胡鬧,放下名與利,遠離貪嗔癡,實實在在該為 南公他老人家,做些義行吧!

  多年來, 南公始終有放棄其著作版權之念頭,藉以普及其崇高理念,發揚中華優質文化。在其生前,曾親自於內部會議時多次提出此議,然而,每每皆有某個極為親近之學生,跳出來反對,令 南公當時不得不暫時打消念頭,故而一直未能遂願。而如今 南公仙去,其智慧財產之歸屬,正在法院訴訟中,末學對其訴訟本身,並無興趣,只是祈望能夠完成 南公心願之一方,贏得訴訟,以便遂其生前之願。

  南公涅槃,無所不在,何所不知!觀此情景,能不感嘆而落淚乎?

恩師雖已去,遺教留世間

  南公生前,凡有系統之講述,多已由錄音整理成文,並付印出版。及至 南公涅槃前臥病之時,自知光陰有限,時不我予,仍然積極校稿,付印出書,其最後數月內,趕工出書多部,《瑜伽師地論》,即為其一,《宗鏡錄略說》,總共有五冊,頭兩冊當時業已印妥銷售,後面數冊,其後也已陸續依其順序出版。

  及至 南公涅槃時,據說,當時劉雨虹老師手中,還有數部已經整理出來之重要文稿,計有《中庸講記》、《禪密要法》與《唯識與中觀》等等,有關中庸的《話說中庸》,業已出版,這幾天又見《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問世,令人興奮,這些書已非老古書局所承印,至少 南師涅槃後的智慧財產權之歸屬,已經明朗化。

  末學所耽心的是《唯識與中觀》這一部書,錄音轉成文字,這一部份工作,多已完成,然至於內容之取捨或需補充、修正之工作,若遇疑難, 南公生前,還可請示於他老人家,現在靠山頓失,而此主題之內容,又極其深奧,只怕現下無人敢于承擔,而致擱淺,而劉老師也是九五高齡之前輩,真難為她,在此,末學要向她老人家,頂禮感恩,謝謝她多年來,為廣大眾生之種種付出。

  據知,2008年至 南公涅槃前,在太湖大學堂,還有數次重要而有系統地開示記錄,他老人家自知時不我予,提及某些當年從未透露之事蹟,也一再表達其後繼無人,半個也沒有,空落其先師之懺,在今生離去前,必須要做最後之交代。聽之誠令人鼻酸落淚!也衷心希望這些錄音將來能整理成文,流傳後世。

南公之述著,未來之經典

  佛陀涅槃後,由阿難等眾弟子們,著手將當年佛陀之講述,記錄下來,成為後世之經典。到了中國唐代左近,佛經大量傳入中國,當代出了鳩摩羅什與玄奘等大師,由他們帶領,經過百、千精英多年之智慧集聚,終於將絕大多數主要大乘佛教之經典,譯成了中文。由於佛法之內涵,與中華文化之儒、道精神無異,隨即一拍即合,佛法立即融入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之一部份。

  及至後來印度本身,佛法逐漸消失,原本之梵文經典,在印度也幾乎完全失傳,而此時的中國,佛法正興,發揚光大,幾乎所有的佛法大乘精華,都保存在中國之譯經中。故 南公曾開玩笑說,釋迦牟尼佛於兩千多年前,就已入了中國籍。大乘佛法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鳩摩羅什與玄奘等大師們,功不可沒。   中國近代,自五四運動以來,打倒孔家店,盲目崇尚西化,排棄古文,倡議白話。導致現下年輕之世代,古文之素養,逐漸消失。末學年輕時,在台灣就學,還讀了些孔、孟等少數片段之古文,然其後研讀古文經典,已大感力不從心,末學這一代,尚且如此,更遑論往後之世代了。

  殊不知,中華文化之精華,全都存在古文之經典中,古文經典若看不懂,這些經典將會是「有」等於「無」。佛陀時代曾預言,末法時代,佛經均將先後消失。若以現代電子儲存之精密科技而論,除非人類文明全毀了,電子版經典之保存,應無問題。但即使保存了古文經典,後代若無人能懂,經典也就等同消失。

  古來之大德,通宗又通教者,已寥指可數。 南公不僅通宗又通教,而且顯密圓融,儒、道、釋、諸子百家,無一不通,乃至陰陽五行、易經勘與、梅花易數、奇門遁甲,均能瞭若指掌,學遍東西哲學文化,以新思維探討研究生命科學,擺脫宗教狹隘之範疇,可謂一法通萬法徹。遍觀古今歷來之大德,亦無人能出其右。有云其為維摩再世,亦有云其為普賢化身,不管他是何聖再來,他是當代之大成就者,應當之無愧!「經論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氣魄非凡,亦即其真實人生之寫照。

  近代以白話講經說法者,也有很多,但能夠如實證到修到者,又有幾何? 南公,精通儒釋道,顯密圓融,學貫中西,無論涉及任何一項主題,都能以一貫之,一脈相通,毫無衝突,其著述不僅僅將原經解釋清楚,還更進一步,加上一己證量所得之闡釋,實在難能可貴。一般說文解字般之說法者,與有如此證量之大成就者,難堪相比,其等著述,亦如天壤。這更凸顯 南公著述,有劃時代之重要性。

  感恩 南公多年來,不斷地講述,儒、釋、道之主要經典,都已講過了,而且多已整理成文,出版問世,讓我等對古文有隔閡之學人,能夠完全了解先聖所言。往後若干世代之後,古文恐怕鮮有人懂,屆時,當年譯自印度梵文之中文經典,若世人不懂,也就形同消失,不僅佛經如此,就連儒、道之古文經書,也會遭到相同之命運。到那時候, 南公現代所講述經典之白話要義,可為時代之標竿,也是眾可依賴之未來經典。其影響之範圍,豈僅限於佛法,而整個中華文化,包含了儒、道、釋,皆能得以順利流傳下去。除了傳譯古經之部份,還有其綜合性融通之著作或講述,如《禪海蠡測》、《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如何修證佛法》等等,亦即一代經世之巨著,承先啟後,其對文化之劃時代功勳,必然還會超越古代玄奘、鳩摩羅什等大師之貢獻。

  此乃末學衷心之看法,當然有待未來歷史之驗證。

南學深耕大陸,反而淡出台灣

  南公初到台灣時,當時台灣,可謂文化沙漠一片,市面上連一本經書都找不到, 南公從印經開始,繼而講經說法,主持禪修,佛門禪風,能夠遍及全台, 南公功不可沒。現下台灣佛教界老一輩之知名宗師們,當年多數皆有從學 南公之事錄,唯因一己名揚之後,多不願提及此等從學白衣之往事。

  同時, 南公又於多所大學任教,發揚儒、道等中華傳統文化,不遺餘力,其實,正統之儒、道精神,即如同脫去宗教外衣之佛法, 南公當年在台一切作為,步步吻合其峨嵋之所誓願。

  其後,又設立「老古書局」,印書不再他求,創辦「東西精華協會」,大力講述文化精要,成立「十方叢林書院」,培育宏法人才。當年被譽為「台灣最有影響力之十大人物」之一,觀其知名,絕非虛傳。

  南公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種樹,只要十年之光景,就已生長成型,而培養人才,則需百年,方能始見成效,要復興中華正統優質文化,由教育著手,是第一要務。多年來,他老人家於兩岸積極推廣「兒童讀經運動」,可為一例,目前也具有相當的初步成效。   南公之後移居美國,隨即又輾轉至香港,定居多年,期間 南公著述逐漸流通大陸,倍受歡迎,及至 南公正式移居太湖大學堂後,其之著述,更是蔚為風潮,暢銷異常,畢竟有證量者之講述記錄,焉能淪為凡品?識貨者必然大有人在。

  現下回頭反觀台灣,年輕一代,知 南公者,鮮矣!即使中年一代,問之亦多茫然,即使偶有知曉者,其形於外之尊敬心,與大陸南粉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南公之著作,在台灣需求量寥寥,末學每次拜訪台北老古書局,極少看到有顧客上門的,無法與大陸相提並論。況且台灣狹隘之佛教界,自始以來,一向排斥 南公,因其為白衣,台灣出家界之執著,遠非我等能夠想像。

  以上所述,為末學之所觀察。再就我們印製之「準提法本」發放情形而言,幾位現下傳法之大德,根基都在台灣,然我們所印贈之法本,台灣地區僅發出約百本左右,而大陸地區之需求量,目前已逾四千,還在成長中,比例上之差距,由此可見一斑。孰重孰輕,至為明顯。

文化復興唯大陸,日奴台政終敗亡

  南公深具遠見,自離開台灣後,一直就無返台之打算,多年前就將其重心移至大陸,因為中華文化之復興與發揚,將來必在大陸,中華盛世,即將到來,預計將有二、三百年。大勢至,不可擋,具前景,有希望,靠的是什麼?其核心就是這博大精深之中華文化。現下與未來,一切均落於其預料之中。我等當可親眼目睹。

  大陸已走出當年文革之陰影,開始起步於中華優質傳統文化之發揚,雖然未來還有非常漫長之路要走,但至少已經開始萌芽。台灣「中國時報」於2016年5月25日之新聞報導中,有如下之幾段話:

  『「國學」在大陸又有復興態勢,不僅國中小課本和考試增加古詩詞比重,許多學校設置國學課程,包括寺廟開國學夏令營、企業參加國學培訓班等,都可看見大陸在改變民眾精神內涵的努力。……………

  兩岸書法教育可謂「大翻轉」!相對於台灣小學將原有的書法課取消,大陸教育部則「逆向」規定,將書法課納入中小學正式課程,各地書店也可輕易見到「描紅帖子」,甚至有書法老師在微博上「教臨帖」。……………

  大陸積極復興傳統文化,不僅限於語文課本增加國學比例,也放眼發揚傳統國粹藝術,大力推動京劇進校園活動。目前初中版的京劇教材已在北京市豐台區試用,未來逐步推廣至全市;小學版京劇教材正在籌備編寫,也將適時推出。』

  而台灣卻走倒退之路,現下被一群短視政客把持,操弄媚日並「去中國化」之民粹把戲,在教育上,毒害年輕世代,在教課書裡,連二戰期間日本強徵台灣年輕婦女供日軍性發洩的「慰安婦」,都非要說成是她們自願的,完全喪失族格與人格,老實不客氣地說,這就是標準的日奴心態。

  殊不知,除卻中華文化,台灣文化又何在?即使去中最厲之日本,若將其五千漢字去除,其文化亦必支離破碎,原本就是中國人,在文化上,去中國化能行嗎?若僅在政治上,各有立場,試圖切割,不願受人管治,欲爭取更多之自主空間,就政治論政治,原本也無可厚非。然為達一己政治私欲,卻以切割整個民族文化為手段,濫用民粹,寧為日奴,實在卑鄙,愚蠢至極。中華民族,歷來雖有起落,始終不至滅亡,就是因為中華文化本身之博大精深,如今此等敗類短視政客,加上沒有是非之媒體與名嘴,卻要棄本(中華)逐末(日本),智慧何在?「太陽花」、「反課綱微調」等運動參與者,都是些被誤導之年輕學生,是誰誤導了他們?整個台灣年輕世代,都是受害者,這個因果誰能揹得起?看到如此不怕因果的人,令人不寒而慄。自我賤踏自己精深之文化根源,玩弄民,終將走向自毀之命運,「國之將亡,賢人隱,亂臣貴。」「自作孽,不可活」,歷史上,凡數典忘祖而甘心唾棄自己文化的族類,沒有不滅亡的。台灣民風純樸,是末學成長之故鄉,如今淪落如此,是台灣民眾之不幸,亦為整個中華民族之悲哀,怎麼能不令人痛心疾首呢!

  僅僅二十來年,兩岸文化環境之變遷,起落差別,竟然如此之鉅,能不令人唏噓!由此也可見,集體眾生共業之消長與變遷,誠難預料。自己業來自己受,一切均落因果中。 南公也曾說過,政治也許不講是非,但絕對有因果。而此因果,於不久之將來,我們必可拭目以待。

兩岸佛教界,質變令人憂

  近十年來,末學有機會參訪大陸多處觀光勝地,實地親臨年輕時所學之地理內涵,中國名山皆有廟宇,廟宇也多遍於名山。然稍有名氣之廟宇,都須購買門票,方得入內參觀,為維護地區環境之清潔與安全,收費亦屬合理,然卻逐漸將原有之修行道場,轉為香火觀光之盛地,此種環境,的確會有相當之收入,對當地財政,或有幫助,但真正修行者,恐怕卻無法久留。

  名氣愈大,香火就愈盛,獲利也愈多,在名利之誘惑下,有幾人能不動心?就以知名之少林寺為例,出家僧生活,卻奢靡非常,紙醉金迷,樣樣無缺,練武之武僧,也可吃肉,戒律不究。同時,全寺還有意成為上市法人,營利股市,有如商業機構。令人歎為觀止。

  有一次,末學往訪內地一中等規模之廟宇,購得門票後,進入寺內,由寺內一位年輕姑娘,負責引領眾人參觀,她邊走邊說,講述一些佛理,卻似是而非,並教導我們如何禮佛,禮佛手勢還帶些優美之花招,不禁好奇相詢,其是否為佛教徒?她也答得乾脆,「不是!」。試問,一群佛教徒,被一位非佛教徒所引領,參觀佛寺,聽聞似是而非之佛理,並教以不倫不類之手勢禮佛,是否為一相當諷刺之場面!

  修行之道場,演變成一般宗教之香火道場,此一趨勢,亦無可厚非,只是佛法之正傳,逐漸失去依據,誠可嘆也!

  再觀現在台灣之佛教界,也有不同之問題。台灣之法律對佛教界之管制,非常寬鬆,公務機關如稅務局等,很少細查此等非盈利團體之收支等事,除非有人檢舉。而台灣善心捐款甚多,大多數均流入知名之佛教團體,故佛教團體,經費非常充足。「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這些來自十方之供養,有無取之不當?有無用之不當?就不得而知了。

  台灣主要幾大佛教體系,門戶壁壘分明,表面上一片和諧,私下卻互不相通,此師承之門人,絕不敢自行前去別門師承之道場參學。出家人一開始跟對了師門,情況還好,若跟錯了人,要想跳出來,難矣! 南公乃一白衣,能夠升堂說法,出家界排斥之力道,自然更大,在台灣,肯公然承認 南公之修為,並願意詳研其著述之知名出家人,恐怕沒有幾個。因為,他們以僧寶自居,高於白衣。這是出家界無形之執著,牢不可破。

  佛法長存於世,是世間之真理,永在不移,而佛陀涅槃之後,方始有佛教之成立,故佛法並非依佛教而存在。佛法為主,佛教為輔,極為明顯,然現下台灣之佛教界,重教而輕法,本末倒置,誠可嘆哉!當年百丈、馬祖大師創立僧團叢林制度時,「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清修風範,現代叢林僧團中,恐怕也難得找到了。

  故末學認為,往後末法時代,佛法之傳遞,重心可能不在宗教界之僧團,而會在默默修行之居士群組中。希望我之看法是錯誤的。

恩師普傳諸法,唯獨「準提」一密

  南公恩師示現之身,辭世而去,已三年有餘。其一生中所傳修行法門,遍涉儒道顯密,為數頗多,然其公開普傳之密法,僅只「準提」一法而已,「準提法」雖為古法,卻為文殊師利菩薩親授,現行儀軌,經 南公恩師精心設計後,古法原有之缺,悉皆予以補足,例如,將唯有「升起次第」修持之古法,補上「即空即有」究竟大乘精神之「圓滿次第」,此其一;將複雜多軌之古法修持,歸納成劃一單純之修持軌道,且俱相當彈性,老參新學,深淺皆宜,此其二;過程中,添加「上師相應法」與「破哇法」藏密之精神,此其三;修持由真空生起四大,進而自主妙有,修「真空」也修「妙有」,最後歸返「即空即有」究竟之「圓滿次第」,是一套面面俱顧之修行方法,此其四;修法融匯大小乘「止觀」之精華,揉合密教修氣、修脈、修明點之心要,顯密圓融,此其五;在愚作《對比準提古法儀軌所得之啟示》一文中,多有闡述,不必在此一一列舉。

  總之,此乃一劃時代之創舉,無絕對證量之聖者,豈敢有此作為!故以此傳承之「準提法」而言, 南公乃創始祖師也。試觀其他密教歷來之傑出上師,又有幾位能夠持有自己之本咒的?所以 南公不是一位普通之金剛上師,今之修習者,豈能不識!

  依其2008年11月23日正式對外宣示之內容顯示,當年 南公承文殊師利菩薩親授本法時,隨即發願,今生世壽如能過百,則會擇機宣示本法之所有奧秘,並會正式擇人親授傳法上師之正式灌頂。如今, 南公不幸辭世於九五,未能過百,當年大願,無以實現,亦即本法之奧秘,無以徹底宣說,並且,接棒之金剛上師亦無緣產生。 南公為何於此時(2008年),慎重其事地發表此一宣示,顯然他老人家當時已感受到,眾生之業力,令其過不了百!他必須要事先做一交代。不能留住恩師,是吾等從學門生之罪過,亦為廣大眾生之莫大遺憾。

  但他老人家也有先見之明,早為後世立下方便,即修習本法略有心得者,亦可傳遞本法於真誠求法者,這是我們於2007年,北美共修團赴廟港集體拜師,受法灌頂時,他老人家所作的開示。因此,今後傳法者,可有多人,然根本金剛上師,僅只 南公一位。

「準提法」,是密乎!是顯乎!

  南公行事,一向灑脫,從來不願被宗教儀式所拘泥,明明就是當代之大禪師,早年升座主持禪七多次,也不願以禪師自居,有人若對其頂禮,他立即頂禮以還。但反過來看,他當年自己親訪善知識或大德時,卻絕對一絲不苟地遵循應有之禮數,其對一己之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待自己成為眾人所崇仰之成就大善知時,這些俗套,他全免了。不是不講求禮數,而是不願被禮數所拘,綁死了,也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之表率。

  及至其在台末期,普傳「準提法」,「準提法」乃古法,是密中之密的大法,若以密教之規矩來傳,香燭、鮮花、淨水、法器、等等之大壇城,絕少不了,加之嚴格的程序,層層之供養,信眾還要有無上虔誠之恭敬心,方堪傳授。這些繁縟之排場, 南公傳法幾乎全免了,大多時間,都沒有灌頂儀式,其稱之為「隨緣灌頂」,即使難得偶爾有灌頂儀式,也都很簡化,他老人家是金剛祖師,當然一切可以作主。

  一般密教之傳法,多帶有一些神祕性,傳法上師僅只傳授修法之儀軌,絕少會深入講述其修法之原理的。 南公萬法皆通,傳法有若顯宗之方式,苦口婆心而深入淺出地講解修持之原理,對於心氣合一、金剛唸誦、三業專一、修止修觀之道理,都一再強調說明,其禪堂之格局,與其以往禪七類同,乍然外觀,有如一般禪七之風範。這是 南公傳法之獨特方式,與其他密教傳法方式,迥然不同。

  正因如此,末學觀察到,許多行者把「準提法」當一般修止觀之禪法來修,而有些傳法之大德們,傳法時也以修止修觀之內涵為重,有如一般禪法來教,將咒語作為繫心一緣之工具,以修止修觀之層面來看,一點沒錯。然其忽略了密教無上傳承之重要性,殊勝之大法,只用了一半,可謂大法小用,就非常可惜了。

  「準提法」是道道地地的密法,其雖包含了大小止觀之修持精神、禪宗淨土之心要,但畢竟還是密法, 南公曾說,暫且勉強美其名為「禪密雙修」,實際上,就是不折不扣之密法,更非所謂的「禪宗之準提法」。他也曾告誡大家,密法傳法是非常講究的,若按規矩來傳法,大家的大、小供養,必須非常之多,他現在不來這一套,一切省略,但你們千萬不要因此而掉以輕心,莫將容易得,而不知珍惜。這是多麼語重心長的話啊!

  根本金剛上師之開示,就修密而言,是何等之重要!如今看來,基層行者多不知曉,似乎也沒有機會令其知曉,知曉者也不重視,實在偏離了修密之無上原則,誠可嘆也!這也是我們北美準提法共修會,決定印製一本完全以 南公金剛上師開示為主的「準提法本」之初衷。

法本印製阻力大,但求正法能長存

  末學自1985年由 南公親授「準提法」後,經歷十年有餘,由於自己當初從未能有機會看到 南公上師的相關諸多開示,故修持一直未能深入,也不知自己修得對或否。直到逐漸收集到 南公上師的開示記錄與錄音,一看再看,一聽再聽,終於對本法之心要,有了進一步之認識,也能真正了解到 南公創法之用心良苦,老實而言,末學對本法之主要見地,多來自於閱讀或聆聽 南公之開示。

  基於一己深深得惠於 南公開示,於是著手開寫《顯密圓通大準提》與《即空即有的準提心月輪觀》兩篇報告,先後呈報 南公批示,經 南公認可流通後,方令自己之信心大增。

  看到部份相關之 南公開示,零星散於互聯網中,同時,現下有些傳法大德們,傳法時似乎又不以 南公之開示為主軸, 南公之開示無以普及行者,實在美中不足,且不合密法傳授原則,令人百思不解。

  有鑑於此,方始動念印製「準提法本」,盡量收集 南公「準提法」相關之開示,或其早已核定流通之文字,並將其還未整理成文之原始錄音,譯為文字,納入法本。這項工作,本應由其他前輩大德來主導的,初步徵詢多位前輩大德之意見,幾乎完全沒有反應,我們北美地區之同修們,只得自己著手進行。及至印製完畢後,卻湧現許多反對之聲浪,是吾等始料未及之事。大德們有其考量,也難怪他們,但我們認定是對之事情,還是須堅持下去,一切因果,當自承擔。

  我們此舉,僅對事,絕不對人,唯一之目的,即祈望所有之往後行者,能夠接觸到金剛上師之原始開示,俾使其在法上有較深入之認知。同時, 南公金剛上師之珍貴原始開示記錄,也不至於歷經長期歲月,而被埋沒而消失於世。

  試問,一、二百年後,世面上可能會有許多不同之修習法本流通,而此本完全由 南公金剛始祖開示之法本,還有其原始的錄音或錄影為佐證,相信應無人有膽去否定它。有智慧之行者,當不致迷失。

輪迴之事證,漸被西方接受

  東方傳統之信仰,包括中國、印度、日、韓、以及許多東南亞地區,民間一向都相信生命有前世、今生與來世的,自古以來,東方文明也有許多這方面案例之記載,西方也有,只是不被重視。

  但這種輪迴之概念,在西方基督教、天主教之社會裏,一向不被普遍接受,因為根據其教義,他們認為,人只有一世,人都是上帝所創造,由於人生而有罪,必須要藉信仰上帝之力,在壽命終了之時,蒙主招喚,可去天堂永生,而不信之人,則將落入下地獄之命運。人只有一世,死後不是去天堂,就是下地獄。在如此之思維架構下,輪迴之理論,哪裡能有生根之處?若承認人有輪迴,則其神聖之教義,就要受到挑戰了。

  多年前,在美國電視台曾看過一個紀錄片,是無關宗教信仰的,它敘述幾位心理醫生,利用其催眠術,可將患者催回到其前世之種種。他們經過一段長時間,曾有兩千多個之臨床實驗之案例,也獲得許多輪迴之應證。還記得有一例,一位婦女為催眠之對象,醫生要她把記憶不斷地往前催,每一階段,都將其所見所聞記錄下來,記憶催到此生之初時,該女士在催眠中看到了水,心裏非常恐懼,醫生要她立即再往前推,她心境開始平穩,醫生再問她看到什麼?她說看到一個小學校,醫生問學校名叫什麼?妳最喜歡的老師叫什麼名字?她也回答了。事後,他們依催眠記錄去調查,在二次大戰之前,果然在法國的一個小鄉鎮,曾有一個小女孩與該被催眠之女士所說吻合,而當時也真有此一小學,也有這樣一位老師之記錄,而該女孩是於其十四歲時,不慎跌入水塘中被淹死的。

  另外也有人在催眠時,看到自己在埃及之古墓中,催眠醫師問他能否認得古墓之文字,他說可以,醫生要他將該文字在紙上畫出來,也要他唸出來,並譯出其意義,他都能一一照做,待他催眠醒來之後,現今的他,對該記錄的文字語言,一無所知。

  最近有友人相告,現下在美國有一頗受歡迎的電視節目,名為「Hollywood Medium」,是一個年輕的小男孩,具有所謂靈媒的特質,在此節目中,替一些演藝圈之名人,請得他們的往生之親友來相聚,往生親友所講述的事情,令在場的對象痛哭流涕,承認這靈媒請來的正是他們的親友,因為大多該年輕靈媒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他都能詳細道出。

  好來塢也拍過些電影,有關輪迴之事,「Little Buddha」(1993)即其一,描述一位轉世的西藏喇嘛,轉世到美國西雅圖的一個西方家庭的故事。

  由此觀之,西方世界,至少也開始有人談論此類事件了,為什麼?因為這些種種,都還是西方人士自己所發現而主導的,然醫生用催眠術將人催到前世之記憶,其研究有限,還無以成為主流學術;靈媒之電視節目,仍僅限於娛樂性的節目;而少數電影也都歸類於杜撰之故事。故在主流社會裏,就不會產生很大的排斥力。

  在科技不斷進步之下,未來很有可能,科學能夠證實輪迴之存在。但這也會改變基督教之基礎理論,到那時候,在西方主流社會中,一定會遭遇莫大之阻力,但這也是大勢所趨,事實之所在,擋也擋不住的。

  佛法是真理,只有愈證愈明,相信絕不會被磨滅的。

年輕習者漸眾,男性且居優勢

  自清末以來,信佛、學佛者,多以年長者或女性居多,舉凡佛教界一般略具規模之法會,參與者多以女性為主,男性少壯之輩甚少參與。

  然反觀現下準提法會或共修會,人數逐漸成長,且以男性年輕者居多,其中有許多相當傑出之知識份子,而聰明絕頂,根器極佳者,亦不乏其人。我們此處共修會,最近參加者,多為年輕新秀,純真傑出,令人欣慰,老實說,這些年輕傑出之新秀,都是來自中國大陸,來自台灣之年輕新參,幾乎沒有,孰輕孰重,極為明顯,可見一斑。由此也可了解, 南公當年要把其春秋大業之重心,移至大陸,是極有遠見之舉。

  年輕新秀,湧入學佛,此乃異象,為佛法傳承,帶來曙光,透現希望。若能長此以往,佛法將得延續,中華文化更會發揚光大,是國之幸,眾生之福,內心衷心期盼!

**********


  個人淺見,隨筆發抒,不登大雅,若不認同,一笑棄之!


(讀聞轉載 20160620)

更多閲讀請訪問  胡松年先生的博客(原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afa0e0102ws8c.html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南老師說: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南懷瑾先生 講述    宗誠師:目前下功夫先以修止為目標。 師示:你修止用什麼方法?   宗誠師:本來 ...


查看